近午才起床的陆美丽洗漱完毕,看到元翘翘坐在阳台上,端着杯牛奶,好整以暇的眺望着远处的风景。
她在她对面坐下,笑问:“这么清闲,今天没什么安排吗?”
“今天除了要去参加晚上香江贸易发展局举办的‘香江之夜’电影推广活动,没有其它正经事。”
知道她来戛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参加这个活动,因此看到她仿佛没事人一样,陆美丽好奇的问:“这个活动挺隆重,挺盛大的,而且担负着将华语电影推出去,推介到国外的重任,难道你不提前准备一下吗?”
“有什么好准备的?我是被宽姐赶鸭子上架,强逼着来的,我来参加这个活动的目的一点都不高尚,是为了认识人来的。
还有,你别把这个活动想得多高大上,其实就是香江贸易局看到香江电影市场衰落,有往台岛的电影市场发展的趋势,想出的一个振兴香江电影的主意,不过是借着戛纳电影节这个平台罢了,和电影节交易市场那展台卖片的没什么区别。”
“听你这话,好像对这个活动并不看好?”
“不是好像,而是就是。”
元翘翘轻叹一口气,“东西文化之间的壁垒有多深,你在当空姐时,在国外飞来飞去,哪怕没和外国人有多深入的接触,但只是一个表面,也应该有所感觉。
华语电影的主要市场,哪怕在港台电影市场最繁华时,也只是局限在东南亚那些曾经的大明藩属,受到种花家文化影响的地区,连全亚洲都没覆盖,我不知道他们哪来的信心,竟然还想着将其推介到欧美?
同为亚洲文化的日本曾将《西游记》和《三国》中的一段故事拍成了电影,可是最后拍出来的电影,在我们看来,乱七八糟,不知所谓,根本不能看。
这还是一衣带水的邻居呢,因为一些历史渊源,两边的文化有不少相通的地方。
可就算是这样,它们依然无法理解我们种花家五千年文化的内核,更不要说对我们几乎没什么了解,所知甚少,甚至还抱有偏见的西方了。
因为文化的不同,注定了西方不会对我们的电影有多大兴趣,更何况,哪怕在最鼎盛的时候,香江电影都没能冲出亚洲,如今都已经开始衰落了,当初在巅峰的时候人家都没看得上,更不要说都走下坡路的这会儿了。”
陆美丽听住了,觉得她说的有点道理,但想到香江举办了这么大的一个活动,在她口中竟然没有价值,忍不住质疑,“你这也太有点危言耸听了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香江贸易局和来参加这个香江之夜的人脑子呢?他们难道就想到不到这一点吗?”
其实在听到宽姐说起这个活动时,元翘翘就挺不理解的,怎么想到的将自家的事业发展寄托到别人身上?难道是因为欧洲对亚洲文艺电影的“青睐”让他们产生的错觉?
在她看来,欧洲这边喜欢买亚洲文艺电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两下币值的差距,让欧洲片商觉得亚洲文艺影片便宜,并且质量还可以,物美价廉,买回来就算眼光出了问题,赔了亏的也不多。
元翘翘不喜欢文艺片的一个原因,除了因为有些文艺片,在她看来是属于文青的无病呻吟之外,还因为被誉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其实还担任着对外文化输出的一个功能,但不管是内地,还是港台电影,都没能承担起这个职责。
在商业片不被西方青睐,文艺片相对走俏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内地,哪怕是港台,大多数文艺片都将种花家拍得比较愚昧落后,社会环境一般至少比当前的现状落后二十几年,不像美国和韩剧那样,将自家拍得那么高大上,因此直到零八年奥运会之后,世界各国的民众才发现,原来种花家并不像他们的电影中那样,而是很繁华昌盛的。
“谁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呢,或许是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吧;也可能是在没有回归之前,在英国的管制和洗脑之下,香江一直信服西方,看不起内地,因此,哪怕回归了,在出了事之后仍下意识去向‘强者’求助,更何况,这个时候内地的电影市场虽然比台岛好一点,但还不能和香江比。”
陆美丽想了想,给出一个她觉得比较客观的结论,“我觉得你最后一句话的分析可能更有道理。众所周知,欧美的电影市场非常强大,香江没想到不向强者求援,反而去向更差的内地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