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她解约之后,姑姑虽然再没提起过她,但和她打电话的时候,回忆了好多她下乡时,和她母亲在一起的往事,言语中不胜唏嘘,很是怅然。
虽然她不认识钱彤彤的母亲,也没见过她,但姑姑在回城之后,和她分隔两地,这么多年还保持着联系,而且那边也特别放心的把女儿托付给她,可见感情显然非同一般。
可因为保送资料被毁,钱彤彤解约这两件事,她俩之间的关系大受影响,姑姑的失落她在电话这头都能听出来。
这段时间顾沪欣一直都在北疆石城为她计划中的番茄酱和辣酱厂的事忙碌着。
且不说事情发生之后,她确实没怪过钱彤彤,就算真和钱彤彤有关,看在姑姑的面子上,她也不会计较,因此,如果能将她劝回来,让姑姑和她母亲重归于好,也算是她对姑姑为她忙前忙后的回馈。
沉默了半晌,钱彤彤摇头道:“开工没有回头箭,不好意思,我既然已经离开了,就不会再吃回头草。”
“你不要这么快做决定,好好考虑一下。我无法向你保证,你回来之后,新远能将你捧红这种在圈里待久了,就知道是虚言的套话,但至少有公司做后盾,你的日子要比现在好过得多。”
“是吗?我现在是在跑龙套,而且还是武打替身,但至少我赚的钱都是我自己的,不用分给别人,我之前在《康熙王朝》剧组时,做的是同样的工作,但拿到的报酬要分给公司一大部分。”
“可剧组和剧组还是有区别的,投资规模、幕后班底,主演,……的不同,在业内是分档次的。
公司最初安排你去跑龙套,是因为你没经验,而且也不会一直让你跑龙套,给你的角色份量会不断加重,直到最后担纲主演,但像你这样在影视城外等戏,跑龙套,可能要跑一辈子的龙套,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你这话让我觉得好像离了新远,我就要跑一辈子龙套似的?”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想和你说,没背景,在这个圈里混,想接有分量的角色很难,而且女艺人的演艺生涯……”
“你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了。
我在拍《康熙王朝》的时候,陈到明老师曾训斥一个不服气的群演,他当时说的那些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什么话?”
“当时,拍一个大场面的戏,一个演小太监的群演小动作不断,陈老师斥责他,说他没有一个演员的最基本素质。
那个群演不服气的辩驳,觉得镜头在拍陈老师时,他可以放松一点,并控诉主演片酬高,不像群演跟着同样入镜,一起受累,工资却是最低的,能吃饱饭都不容易,整天跟个孙子似的。
陈老师告诉他:不管镜头给不给到你,作为演员,都应该演出角色该有的状态。跑龙套是很辛苦,但拍戏不是个人行为,每一个镜头的完成都是一个团队共同的配合。
他还告诉他:几乎每一个艺人都是从孙子过来的,想当爷,就得拿出来想当爷的态度。他曾跑了十几年的龙套,但从来就没有埋怨过,每一次出演的机会,他都无比珍惜,如果一个艺人像他这么态度不端正,这样继续下去的话,永远当不了爷,只能当孙子。
谁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相信,我只要我努力,只要我端正态度,我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曾经有一句心灵鸡汤非常流行,即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鼓励了不少坚信勤能补拙的人,但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只是被省略掉了,那句话是那百分之一的天赋才是最重要的!
元翘翘觉得她是被陈到明的话给忽悠瘸了,当然,也和她离开公司不久,尚未被现实捶打有关,叹了一口气,劝道:“钱彤彤,或许别的行业只要态度端正,天道酬勤,就会有回报,但演艺这个行业,真的不是。
当然,我不是说陈老师说的不对,只是现在和他那会儿的环境不一样,此一时彼一时,有些事一旦变了,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和陈到明这种已经功成名就的大腕比起来,明显钱彤彤更信他的话,更不要说她俩之间还有保送资料被毁这事横在中间,虽然不觉得她未必是不坏好意,但也不觉得她是好心。
她不悦的打断她,“你不用再劝我了,不管你说什么,我坚持我的选择,反正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回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