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要从一年前司徒小庄离开邬县,去往南都军人档案馆调查李柱子身份说起。
因为自己老子在军队里的强大威望,司徒小庄进南都军人档案馆不费吹灰之力,顺便还带着一个少尉跟班——档案馆馆长的助理。在浩如烟海的档案薄里找一个人,是一件很费时间费力气的事,如果在后世的网络时代,有网络检索,点点鼠标的事,此时,是需要根据档案检索一件一件找的。
司徒小庄和少尉跟班花了三天的时间,才终于找到了李默的爷爷——李柱子的档案。
“李柱子,男,生于1938年,卒于1975年,籍贯苏河省南都市邬县石镇李村人,1956年参军,隶属于南都军区,历任18集团军第一师直属独立营一连二等兵,一等兵,班长,少尉副排长,后勤保障连中尉排长,上尉副连长,参加过北疆第一次护卫战、北疆第二次护卫战和南境战争。1975年在参加南境战争西线迂回包抄的平山哇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37岁,战后被追授为一级战斗英雄,烈士。”
档案袋里有两张照片,一张是李柱子身着军装的老照片,一张是平山前线猛虎独立营的部分战士合影。那模样,到跟邬县遇到那个小子有几分相像,不过看上去可比那小子老实多了。司徒小庄很感兴趣的将两张照片收入囊中,因为那张合影有他老子和吴墉在,小跟班也没敢说什么。
第二日,便回到邬县向吴墉交差,吴墉看到照片后唏嘘不已,没想到自己身边就有当年一起战斗的战友,只怪当年李柱子的存在感太低,吴墉跟他少有交集,不然怎么也会去烈士坟前祭奠一番。
此时,吴墉完全没把李柱子跟老营长周卫国联系到一起。
周卫国,算是南都军区的一个传奇,威名赫赫。他少年参军,参加过华夏立国后几乎所有的大小战争,是南都军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活着拿到特级战斗英雄的人,荣立战功无数,身上也是布满弹孔。一手带出了猛虎独立营,每逢战斗,全营如猛虎下山,令敌人闻风丧胆,威名赫赫。华夏最后一次边境战争后,周卫国却脱下了军装,急流勇退,孑然一身,身藏在滚滚退伍浪潮中杳无音信,他的战友们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意外的发现,还是在半年前,可吴墉知道之后,已经是进京的前一周了。这里边的缘由,跟这个爱武成痴的司徒小庄脱不了干系。
原本吴墉打算亲自前往李柱子坟前祭奠一番,可因为生意场上的事吴墉不得不暂时搁下,司徒小庄也放弃了去教育教育小李默的想法,跟着自己的老板四处奔波。
这个司徒小庄也是个奇人,身为中将之子,偏偏对投入军营没有丝毫兴趣,自己却爱武成痴。或许是为了追寻武道,或许是为了躲避自己老子的威压,常年躲在外头,两年前自荐当了吴墉的保镖,吴墉捏着鼻子收了他,让他跟着自己跑腿,或者暗中保护自己的宝贝女儿。当然,吴墉主要是还是帮老首长看着这个宝贝儿子。
可是吴墉对他很是头疼,司徒小庄经常号称遇见高人,当寻到高人切磋一二,然后就消失好多天,吴墉还不得不给他发工资。后来吴墉发狠,再无故消失就开除,就撵回京城,司徒小庄才老实一点,也就那么一点。
对于司徒小庄,他老子司徒锋表示也很头疼,司徒锋因为战争原因,结婚晚,四十多岁才有一双儿女。夫妻二人幼年太过宠溺,等司徒小庄长大后叛逆非常,不仅拒绝当兵入伍,还在大院孩子的打架斗殴中悟道武学,爱武成痴,偏偏自己军务繁忙没时间管教,但一空下时间准备教训这小子的时候,自己老婆就跟他顶牛,一肚子火只能憋在肚子里。所以,司徒锋很头疼,但只能头疼下去,指望儿子自己长大成家变懂事,还好有个好女儿在京城读书陪他这个老头子。
半年前,司徒小庄受吴墉指派前往李村探路,顺便找人修缮一下李柱子的坟茔,好等吴墉这个邬县首富前往祭奠。不然烈士兼战友的坟茔上一堆杂草,占脚的地方都没有,吴首富会很没面子,也是吴墉给司徒小庄找事做,因为这小子最近又无故消失了一个月。
山路难走,司徒小庄的军用小吉普只能停在进山口,自己徒步进山。对于自诩武林高手的司徒小庄来说,走山路不算什么难事,但干这些与武道无关的事,司徒小庄心情很不爽。
一个小时后,司徒小庄便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李村。
村子挺大,但青壮很少,大概是都出去打工了。眼见得多是穿着破旧衣裳到处嬉闹的孩子以及扛着锄头的老人和妇女。见着村里来陌生人了,村里的小孩就围观了起来,司徒小庄立刻变成动物园里的猴子。
司徒小庄皱着眉头,驱赶着身边闹嗡嗡的孩子,看到一个蹲在地上抽旱烟的大爷:“大爷,你们村长在吗?”
一个小男孩连忙举起了手,“我知道,我知道村长家在哪,我带你去。”
司徒小庄此时弯下身子,皮笑肉不笑地道:“好啊,小朋友,带哥哥去找存在,回头哥哥给你买糖吃。”
“好啊,好啊。”小男孩开心的蹦了起来。
走了没十分钟,便到了村长的家。一座旧的掉渣的砖瓦房,看起来却是村里最好的房子。司徒小庄心里琢磨着,是不是也给村民们修修房子,哦,山路也太难走了,顺便修修路吧。当然,他这是给吴首富琢磨,反正准备做好事,顺便的事。让吴墉知道司徒小庄心里的想法,估计会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