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敬祝位一杯。”霍玉言跟着端起茶杯。
“我也,”向子瑜也端了茶杯。
“哎,你就不能轮空了。”纪相君赶紧拦着:“我们一共就这几个人,若都轮空了还玩什么?”
纪相君与向子瑜是旧识,她这一拦,向子瑜倒也不好再轮空,只得答应。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几位贵女尚且有人轮空,但是坐在南首的李诗茵却一直没有敬茶轮空的意思。
郑问筠看了一圈,终于说道:“那好吧,我们九人起诗,三人轮空。便以这品茶为题,赋诗一首,题材不限,时间不限。每做完一首就传看一首如何?”
公仪品拍手道:“这样好,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才做的自在。”
见大家都同意,郑问筠拍拍手:“拿纸墨来。”
公门贵府之中,笔墨纸砚都是惯常准备的。很快,就有丫鬟端了上来。除了安宁和元瑶之外,每人一副文房四宝。
郑问筠做为东道主,没有一心用在做诗上。而是走下桌来招待众人。给明问檀铺铺纸,给公仪品研研墨,再看看向子瑜写的字。
所有人中,明问檀的心思最为敏捷,不过思虑了半盏茶的时间,便有了主意。开始提笔。很快,一首诗就做成了。一气呵成。没有凝滞。
“我看看。”
明问檀一作成,郑问筠立刻就拿了过来,念道:“闲情禀赋试一首,杯残水断香复留。山高石远谁人种,漫吟不尽任人悠。”
“好,好啊。果然不愧是个敏捷才女明问檀。”郑问筠念完当即赞道:“好一个漫吟不尽任人悠。光这份悠然之情就让人羡煞了。”
“确实好,”元遥虽然不写,但是别人写完了也爱品评:“尤其是这第二句‘杯残水断香复留’,茶水喝完了,只留一杯残叶茶根,可香味却尽尽不去,可不正应了今日之景吗?”
明问檀笑道:“见笑了。不过偶感而发而已。”
正说着话,向子瑜的诗也做完了。郑问筠同样拿过来念:“好水还需好火烹,绿叶移来深浅情。荏苒时光亭头坐,一斟一酌数分明。”
向子瑜不等众人评论,便笑道:“算不得诗,不过顺口一溜而已。”
“好了,你就别谦虚了,你这都叫顺口溜,那我做的算什么?堆砌词藻吗?”明问檀说道:“这好水,好火,绿叶,深浅情,简单大气,又有趣可爱。还贴合实景。这样的诗,你还谦虚。真不知道怎么样算好了。”
“子瑜的诗确实温婉大气,”郑问筠:“短短几句,便将整个喝茶品茶的情景都表现出来了。尤其是‘荏苒时光亭头坐’一句,更是将人生都感叹了出来。确实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