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郑问筠等人做诗,不得不说,明问檀和向子瑜的诗都做的不错。无论是意境还是遣词方面都很引人入胜。并且朗朗上口。安宁虽然读书没多久,但到底不像以前那样大字都识不了几个了。作诗安宁做不了,好坏还是能看出一些的。
以前安宁只是羡慕大家小姐吃穿不愁。现在倒是有些羡慕这些贵族小姐的才情雅致了。当然,羡慕归羡慕,让安宁做就不行了。毕竟不是一路人,安宁只希望尽快将这些表面功夫应付过去。然后做自己的事就好了。哪怕已经进入了这个世界,她和这些贵族小姐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让我们也看看。”元瑶也站起来凑热闹。
公仪品笑道:“你不做诗,倒要看诗。哪有这样的好事。”
元瑶笑道:“我虽做不了诗,但是看还是看的了的。刚才听问筠念了两句,觉得竟非常吸引人。问檀温婉,子瑜大气。正好也让我学习学习。为以后做诗做准备。”
明问檀笑道:“哪有那么好,元瑶实在过誉了。子瑜的诗大气是真。我的真算不了什么。”
向子瑜向着众人笑道:“问檀这话也未免太偏颇了。”
郑问筠和元瑶都笑了起来。元瑶拿过明问檀和向子瑜的诗稿,逐字细看,待全都看过一遍,赞叹道:“确实好诗。任人悠,香复留。深浅情和数分明。真是光看就让人唇齿留香了。”然后又将诗稿传给安宁和霍玉言分享:“你们看如何?”
安宁和霍玉言各拿了一张。霍玉言拿的是明问檀的。安宁拿的是向子瑜的。
霍玉言也赞道:“确实好,不过我倒更喜欢‘山高石远谁人种’一句,哪怕坐在京城,也将种茶人的情景描绘了出来。安宁呢?”
安宁拿到诗稿的第一瞬间看的倒不是诗,而是字。向子瑜的字清新飘逸又牵丝劲挺,写的非常好看。安宁读书的时候也写字,但写出来的字连这字的半成好看都比不上。安宁自从开始练字之后就知道字有多难。能写成向子瑜这样的字,必定费了很大的功夫的。
所以,当霍玉言让自己评价的时候,安宁第一想评价的就是向子瑜的字。话都已经到了喉头。安宁猛地想起自己的计划。安宁来这儿可不是真的来和这些贵女做好友的。应付应付可以,真要深交就没必要了。也无意引起更多的关注,今天她获得的关注已经够多了。
所以,最终安宁压下想要称赞向子瑜写的字,和众人一样,就向子瑜的诗发表了一句不痛不痒的评价:“我喜欢‘好水还需好火烹’,感觉简单又有趣。”
向子瑜当即笑道:“还是安宁县君懂我。”
郑问筠说道:“好了,问檀和子瑜的都写完评完了,你们的呢?写的如何了?” 郑问筠边说边看向公仪品,纪相君等人。
公仪品笑道:“我的也早已写好了。倒是你,光站在这里评别人的,你的什么时候写?”公仪品问郑问筠。
郑问筠笑道:“今天我东道,总要先顾着你们。”
纪相君放下笔,笑道:“好了,搁笔。”显然也已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