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随你,我没意见。”
戚远倒是无所谓,到国画那多停留一会儿就行,其他展馆就是随便看看。
一号场馆是板画和雕塑的综合展厅。
回廊展厅中,上层墙壁上挂着一些艺术家的最新板画作品,下层放的是雕塑。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座被放置在地面过道中央的三米高巨型雕像。
这雕像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大”了,具体有什么艺术造诣,至少戚远和安雨沫这种外行人是看不懂的。
只能说壮观,让人眼前一亮,唯一让人吐槽的是一味地模仿欧洲中世纪的雕刻大师,没新意,也无趣,只能说是炫技之作。
大概的看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两人就起身去二号展厅。
期间两人没怎么聊天交流过,这是逛展的基础常识。
自己看自己的,尽量别大声喧哗打扰到其他人。
也最好别站在一个作品前,看了看就开始长篇大论,尤其是外行。
内行乱说话叫打脸、树敌,教养不谈,主要是太不会做人了。
艺术品这行当追求的是名气,谁也不知道谁会突然翻身,到时候,嗞嗞!
外行叫扎心、丢人,什么都不懂就叭叭叭的说,显的自己特牛,让真正懂的听到了,多臊的慌。
万一好巧不巧的,创作者就在旁边呢?
哈哈。
二号展厅是油画厅。
这个展厅是一号展厅的几倍大,同时滞留的人也特别多。
因为历史原因,油画艺术在东国还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
不管看不看的懂,就算是凑热闹,也得好好看看,毕竟艺术品交易领域,油画还是很吃香的,潜意识里,都会有好奇心,也会有敬畏心,毕竟值钱嘛。
真正的高价值作品戚远逛了一圈也没看到,好奇用系统看了眼,能用,但都没什么价值。
快看完时,戚远发现角落里好像有一个油画大拿正在现场作画教学,有点眼熟。
“看那边。”
戚远碰了碰安雨沫的胳膊,指向角落。
“怎么了?”
安雨沫问道。
“那里好像有位名家,忘了叫什么了,你看看。”
“呀,好像是齐东江先生,他怎么会来这里?”
安雨沫说出齐东江的名字的时候,戚远也想起来了。
这位齐东江是东海人,油画界的大拿,享誉世界,随便一幅画,百万起。
至于为什么会在这里作画,那戚远就不知道了。
不认识,对油画兴趣也不大,所以也就没上前。
前面没什么意思,两人快速穿过了几个小展厅,来到了最末尾,也是最大的展厅:东国书画厅。
“我的天啊,《夏山图》?”
刚刚进入展厅的安雨沫突然低声惊呼。
随后也不管戚远,快步向一副没什么人看的画前走去。
安雨沫的惊呼戚远听到了,顺着她的方向看去,“怪了,这副画怎么会在这里随便展出,不是在东海博物馆吗?”
说是这样说,但戚远还是跟上前去,对于这副画,他也很好奇,要是真品,那可就厉害了。
《夏山图》是五代时期董源的作品。
绢本,水墨淡设色,纵492厘米,横3132厘米。
因为年代久远了,出于保护,博物馆很少拿出来展览,平时看到的都是拓本或者干脆是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