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一直负责S国豪森州政府在中国市场的招商引资工作,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政府接触也很多,所以对欧州政府、企业、民众,乃至新闻媒体考虑问题的脉络都略微了解多一点。这里很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 </p>
她接着说,“我个人认为‘海外中国’这个说法可能有些不妥当,如果就这么宣传出去有可能会给海外的中资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p>
“您仔细说说,为什么呢?”主持人问道。 </p>
“您试想一下,M国企业在全世界的投资最多,如果在咱们中国的M国企业自称‘海外M国’,您心里是什么感受?不舒服吧?依我对欧洲舆论的了解,这样的说法肯定会引起不适和争议,经媒体一渲染就变成一场风波,如果反-华势力再进行恶意解读……,最后的局面会变得很严重。民意沸腾之下当地政府可能不得不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加以限制。大家都知道,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获得当地社会的认同,从而融入当地社会。” </p>
她接着又说:“当然,姜总刚才用这个词只是想概括现在海外投资取得的成果,我呢因为工作原因稍微敏感一些。在这里也只是给大家提个醒儿,请大家多加注意。” </p>
姜淼的脸色有些难看,但也并没有提出异议。 </p>
讨论又继续了下去。 </p>
让尹杰最感兴趣的是建材集团宋总提出来的“中资企业海外发展风险防范”的问题。 </p>
宋春雨说,随着大量的中资企业走出去,海外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现实。这些安全问题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所面临的风险也包括商业风险和非商业风险。 </p>
她重点列举了其中的非商业风险,一是政治风险,比如领导人变更、政府更换,内部权斗等,会对中企的海外开拓和运营带来风险。二是社会风险,包括骚乱、灾难、流行病。三是法律风险。 </p>
她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这些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投资,对当地法律如果不熟悉,就会直接关系到投资安全和生活旅行安全。” </p>
尹杰深有同感地点头。在主持人再次点名后,她打开了自己的话筒: </p>
“宋总刚才说的话我非常赞同。我在这里提一个说法啊,除了不可抗力可能对投资造成的影响外,很多风险其实都是可以规避的。怎么规避呢?那就是宋总刚才提到的提前调研。在尽量全面地了解了当地情况才进行投资预判,并能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应急方案,这样可以规避大量风险。至于刚才台下那位说的中介机构选择,我的建议只有一条‘信得过’。但这种信得过并不是基于私人关系的,而是基于信用评估的。” </p>
然后她话锋一转,提出了“文化差异”这一话题。 </p>
“我因为工作关系接触过很多国内企业,也服务过一些企业帮助他们投资S国。完成投资后这些企业都或多或少地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连同在欧洲其他国家投资的中资企业爆发出来的问题,一起加以整理分析,最后结论就是这些问题都与文化差异有关。” </p>
“您说得对,我们公司的外贸比较多,所以为了避免文化差异问题,招聘了很多留学回来的大学生。”一旁的叶高插话道。 </p>
尹杰礼貌地向叶高点头答谢,然后接着说: </p>
“叶总刚才说到的语言问题是文化差异的一部分,属于比较明显,容易被发现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我们TH中国的研究表明,海外中资企业面临的文化差异问题有很多种,其中有一部分很难发现,如果提前不做准备,即使遇到了也不容易解决。” </p>
她简单分享了沐霖集团遇到的“血汗工厂”事件,以及江南重工的“第三方机构”事件,以及大家都知道的力行木业案例,当然在其中隐去了公司名字。 </p>
“所以说,投资陌生的国度,文化差异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大问题。如果提前进行市场调研,对目的地国家与投资有关的法律、用工制度、舆论舆情等等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决定自己的投资战略,很多风险是可以避免的,也能大大减少投资后遭遇风险造成的损失。” </p>
她发言完毕后,主持人邀请瀚海电子的叶高发言。叶总首先对尹杰的发言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并当即对尹杰发出会后讨论合作的邀请。然后才说起了让自己比较困惑与为难的话题: </p>
“我们瀚海现在已经在东南亚、南亚、中东、中欧等地设立了销售公司。除了南亚之外,其他地区的发展都还算顺利。现在瀚海计划在欧美设立设计研发中心,借用欧美人才的储备来解决面临的产品设计问题。但今年开始,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始对货币进出进行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投资工作造成了障碍……” </p>
尹杰想了想,决定会后找机会把他引荐给刘东野。他的“智和会”不是鼓励企业发声,帮助企业实现愿望吗? </p>
之所以需要“找机会”,概因昨天两人刚到酒店,刘东野就被主办方带走了。今天主题论坛期间尹杰有机会从台下仰视他在台上侃侃而谈,除此之外两人几乎就没有任何碰面机会了。 </p>
原本打算趁这次出行没有工作缠身,两人好好聊聊呢! </p>
尹杰悻悻地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