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岛第二天。早上,被野鸭子的叫声叫早,大家纷纷起来,爬出帐外,观赏日出。
在整理内务后,大家分别用早餐,做好当天登山活动的能量储备。
领队并发布:今晚仍在此露营;所有饮食将在中午餐后用尽,晚餐及第三天的早餐需要
大家共同解决。
大家凝神静气地听着,表情开始严肃起来,大家心里知道真正的野外生存考验的时候到
了。
领队又带领大家一起将昨晚的垃圾收拾在一处暂时放置。然后,带领大家启程,向北进
发。
进入野外,我们面对共同的环境,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困难的感知也将不同。所以
更需要团队合作。
野外的环境,特别是在饮食欠缺的情况下,很容易把个人的体能和心态压榨到临界值,
甚至崩溃。一个和谐融洽的团队就是必不可少,它可以驱散恐惧,缓解疲劳,带给弱者温
暖和信心;合群搜捕食物,寻找水源,生起篝火烤制食物,等等,都是最原始的体验与考
验。
行进间,发现一片树上挂满了红红的野山楂,让人望而生津,大家纷纷前去采摘品尝。走过一段,又发现有秋梨、海棠、沙果树,因为此为无人之地而挂满树梢并落满地。
在林间,由于树木高且密,所以林间杂草少了许多,更方便行走。林间地上出现了许多 的蘑菇,小黄蘑等蘑菇似花朵般在地上成片绽放,在秋季无花的季节里点辍着林间。
大家被大自然的果实所吸引,变得兴高采烈。领队及时提醒大家:各位注意啦!我们的活动是只有一天半的食物,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些,可能就是这余下的两天里的餐食。请大家记得在哪里,或什么样的果实可以充饥,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解渴并补充水分喽。
这一提醒,大家开始注意起林间可以吃的东西,特别是对于野生蘑菇更要分辨出有毒无毒的,至少小黄蘑是可以食用的。
大家不断地采摘果子,先是吃下,再摘更多的放入登山包里,储备起来。看到蘑菇就采来,去除根部的泥土,然后储存起来。当发现一片榛子荆棘群时,大家可忙活起来了,都知道坚果类是可以如粮食般充饥的。但榛子有外皮,很坚硬并是生的,如何食用呢?不管了,先采了再说。
队员们还发现了另一种如榛子差不多、比榛子大的硬壳果实,但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领队给大家解释:这是一种叫“橡子树”的果,叫橡子,可以吃,但很难消化。一听能吃,大家就摘了许多,更可以尝个新果实。
这一行,领队不领大家登高,而是沿半坡直走到北侧的湖边。大家正浑身汗透,燥热难耐,一见到水,都赶到水边洗起脸来,让自己尽快降温。
大家在水边洗得正欢,有人突然惊喜地大叫:有鱼,有鱼!
大家开始只顾了淋洗,现在透过松花湖已经达到三类水质的湖水,清晰可见流动的小鱼。这真是惊喜,晚餐的肉食有了呀。有带着网的,赶紧拿来网鱼,还真就网上来了鱼,尽管很小,但那也是肉呀。大家开心地欢呼起来,并换人体验捞鱼的乐趣。
此时,又有人喊到:有田螺,有田螺!
几个人跑过去察看,在沉没在水里的这一片石块上,每块上都爬满了田螺,个头还挺大的,这可以美味呀,这田螺肉更坚实,更饱腹。大家一起动手,不停地捞着田螺,那份收获的喜悦和成就感溢于言表。
结果捞了一大塑料袋的田螺,分开几份分担带回。鱼也网上不少,最大的竟有半斤重。
女驴友们开始在水边清洗蘑菇,破鱼打扫鱼腹再用清水洗净,晾晒在岸上的石块上。
在回返时,大家将鱼干等收拾起来,背起就走上回返之路。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这回程,大家感觉轻车熟路,尽快要赶回营地。
搂草打兔子。大家在树林间前行,突然发现有小动物在奔跑,跑跑停停。这下,大家开始来了精神,这看是兔子呀,那可以有血有肉的食物呀,抓!大家分开列队,形成包抄的阵容,每个人向前伸出着一杆登山仗向地上搓,声响阵得野兔停在那里呆呆地张望,而另一只手横握登山仗如投掷标枪般成张弓之势。大家一点点向兔子围拢上去,包围圈越来越小,当野兔看明白在突围逃窜时,领队一声令下,多仗齐飞,直向野兔投去,还真就扎到了野兔。大家围拢上来,抓住了野兔,用鞋带勒住了兔子脖子,提了起来。大家一阵欢呼,晚餐有烤兔肉吃喽。
回到营地,大家开始共同忙活起这次野外生存的“自力更生”晚餐。
领队又原法燃起了篝火,并做了两个三根树枝制作的支架架于火堆的两边,在火焰的更高处横上一根较粗的树干,可以吊炉煮水、汤,也可以用于烤制。但没有煮鱼的水,两位男士主动承担去山下取湖水。而女士们则就地寻找到剩余的方便面料包,准备给汤里加些盐料。
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烤兔肉吃了,却被领队给拦下了。领队解释到:明火可以烧水、煮汤,但不可以直接用劈柴的明火进行烹饪或烧烤,否则,火苗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影响食物的质量。要先燃起火堆,让篝火燃烧一段时间,将木头烧成木炭,此时即可以开始烤制了。
了。用这种稳定的火才能把食物烤得脆脆的,滋滋冒油的。
领队吊起一口大点的锅,加入湖水,开始炖小鱼田螺蘑菇汤。
待木柴形成木炭时,将已经剥皮了的野兔穿在一根树枝,架上支架,开始烧烤。随后,将采集的榛子、橡子都扔入炭火堆里烧烤。
大家纷纷将自己用细树枝串起的小鱼干伸到火上去烤制。待鱼干烤脆,分别吃了起来,没想到,湖鱼也还有些咸淡,吃起来蛮香。
半个小时后,兔肉烤好了,肉香味四溢,大家已经馋得流起了口水。领队将兔肉从火上移下来,用纸巾擦拭兔子全身上的灰,也风凉着滚烫的肉。稍凉时,领队又将兔子用手撕开成小块,一一地摆在铺在地面的纸袋上,并要求大家只可以用手撕下肉来吃,而将骨头保留下来下汤锅,给汤里增加肉味和骨髓的滋味。
大家一天没吃肉了,尽管这兔肉没有咸味,依然吃起来香脆可口。都是一群肉食动物呀。王一夫回想起小时候看《鸡毛信》电影里日本鬼子大吃烤羊情景,当时看着是多么地香呀,可现在感觉到,吃无味的肉并不是那么美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