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叔公,我有件事想麻烦你帮我宣传宣传!”马华笑着对五叔公开口。
原本他计划让村长帮忙宣传的,村长既然不在,五叔公这个文书帮忙说说也是一样的。毕竟五叔公辈分高,在马家一族乃至马家庄都很有发言权。
“啥事啊?”
马文书没有一口答应,他得确保能帮上忙才会接话。冒然答应下来,又办不成事的话,不是让人多张一回嘴吗?
“是这样的,五叔公!”马华见有人靠近听风,也没有戳破,反而加大了声音,“这不是快过年了吗?”
“嗯。”
“腊月正月里事都多,谁家都有来往的亲朋好友,再加上年底办喜事的人也不少……”
这个年代,腊月里办喜事的人可真不少。
不像他穿过来之前,二十一世纪的人都喜欢在春天秋天结婚。
一是因为春秋日里不冷不热的天气正好,二是因为工作的人有两个小长假,亲朋好友能趁着节假日来见证新人幸福。
换这个年代,为什么腊月里办喜事的人就多呢?
新娘不怕挨冻吗?
毕竟,各家各户没有地暖也没有空调。
答案只是因为腊月里没有农活做,农忙的时候是不能结婚的,结婚只能趁着农闲的时候。
再加上过年期间,人都吃得饱,吃席的时候就吃不下那么多了,能给主人家省点。
何雨柱的妹妹何雨水,就是在前几天结的婚。她和对象片警都是有工作的城里人,倒不用考虑农闲农忙的问题,只是刚好把婚期议到了腊月里。
“是这么回事,你想说啥?”
“我这不是在轧钢厂做厨子吗?我师父说我这手艺练出来了,可以单独做席面了!”
“我懂了!”
马文书还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有马家的后辈就直接问出了声。
“五叔公,马华说的啥意思,怎么你就懂了?”
“马华,你小子是想在村里接活吧?”
“五叔公明智,就是这个意思,我今儿是想来问问你们的意见。”
马华笑嘻嘻的恭维马文书,同时和周围的村民交谈起来。
“接活可以,谁家办喜事不找厨子帮忙呢?腊月正月里的厨子不好找,你能回村里接活也没有什么不行的。”
马文书答应的很快,族里的后生,该提携的时候就提携。
“不过——”
“五叔公,有话你只管说。”
“你那手艺真的出师了?”马文书有他的考量。
这个年代,人常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马华学艺做厨子也才几年,很难相信他能学会师父的手艺。
不是说他没天赋不好学,而是老师傅们不愿意放手,各种看家绝活,不到时间是根本就不会给徒弟教的。
“出师了出师了!”一个小子挤到前面来,马华侧目看去,这不是他家隔壁邻居王二胖子吗?
王二胖子并不是真正的胖子,瘦的跟个麻袋似的,一阵风就能吹跑。
马家庄人起名爱带一些憧憬,像“胖”啊,“富”啊,“财”啊一类的字用的最频繁。
比如说胖墩儿和雷胖子都不胖,“胖”只是家中长辈对他们的期望。
“马文书,马华做饭技术可好了。那晚上他在家做菜,也不知做的什么,把我香的一晚上都没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