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校长,长格桥县距离市内有多远呀?”
张舒连耐心说解道:“嘉颖老师,坐公车大概需要四个钟头才能到县里,再开三轮车到我们乡上面的小学,还得开上两三个钟头呢。”
嘉颖内心惊叹不可思议,她不是怕苦怕累,而是心疼张舒连校长来接她,竟然在寒风中苦苦熬了七个时辰。
沉默不语时,张舒连校长又问道:“怎么了?害怕了是不是?”
“没有,我就是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张校长不辞辛苦奔波劳碌到市里接我,我心里挺过意不去的。”
张舒连笑着安慰着她说:“唉,傻孩子,我来接你是责任所在呀,难得有人肯来这穷乡僻壤之地支教,跟我一起带孩子,我来接一下算得了什么呀?不来接你,我还真担心你找不到地方,又遇见坏人呢!”
两人说说聊聊,聊了许多支教以外的话题,四个时辰的车旅也不算长。通过这几个时辰的聊天,两人彼此熟悉了解了。
张舒连今年四十五岁了,她二十七岁就来长格桥县支教了,至今留在这里十八年了。她爱孩子如命,来这里支教就不想走了,为了做自己热枕,自己觉得对的事,她与丈夫离婚,自己的小孩都没有跟自己。
她十八年的美好时光全都砸在了芭蕉小学,丈夫不能理解她的行为才与她分道扬镳,但张舒连无怨无悔。尽管在这里当校长工资只有两三千一个月,她也没有摈弃芭蕉小学。
上这里支教的人总是来来走走,没有谁坚持过两年的。长格桥县是北海省数一数二的贫困县区,十八年来从未有所改进发展。只有张舒连的工资从最开始的三百涨到了现在的三千。
她一直坚守着自己这份事业,自己的工资还要拿出来给学校的孩子们添补伙食或是体育器材等等这些孩子们需要的东西。
聊到了张舒连为芭蕉小学学子们所奉献的半生,嘉颖肃然起敬,对眼前这个中年妇女钦佩到五体投地。
有这么一个榜样在,嘉颖暗自下定决心要把支教这件事做下去。
终于熬到了长格桥县城,还未下车,嘉颖的目光抛向车窗外,发现这里的道路窄,房屋低,高的才三四层,来往的车辆大多是摩托车,三轮车,和公车,很少有私家车,豪车更是一辆都看不到。店铺和人口密度过稀,就像嘉颖过去生活的市集街道那种感觉,这里一点都不像县区。
这是嘉颖来到长格桥县最大的视觉感触。
到车站了,张舒连牵引嘉颖下了车,嘉颖的目光还在四处游离。
张舒连说:“嘉颖老师,你在这儿等我,我去开三轮车过来,再带你去取行李。”
“好!”
没过一会,张舒连开着三轮车过来了,这是芭蕉小学唯一一辆用来采购的交通工具,还是张舒连自己掏钱买的。嘉颖坐在她边上,跟张舒连学习着如何驾驶三轮车,未来她要出门,都只能开这辆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