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络子,能上手的都上手了。
就是王氏在庞氏的看管下,也老老实实的待在屋子里。
她开始打了几个络子,但都不尽人意。
庞氏无法,只好让她给屋里的人烧火,端茶倒水。
因为有新的络子打法,庞氏想多打点,不愿意早点去卖。
就去了镇上买了一堆线,想着打上十天半个月,等筹办苏云康的婚礼之前再拿去卖。
自然她的决定没人反驳。
半个月后,苏家能用的女劳力一共打了五百二十个络子。
庞氏把络子放在铺上花布的竹筐里,然后让苏云德和苏云康跟着就去了青云镇上卖。
顺便去采买一些苏云康成亲用的东西。
因为村里实在穷,婚礼一般都不大办。
老苏家也就决定摆上六桌,只请一些血缘关系近的客人。
庞氏三人一大早走着去的青山镇,直到过了晌午才回来。
然后把一大家子叫到了正房。
“一个络子卖了四文钱,一共卖了二两银子零八十文钱,除去买线的成本,净赚了一两六钱银子。”
庞氏说起赚的钱,连眉梢上都止不住的露出喜悦。
“这次能赚了这么多银子,也多亏了二丫,要不是她,咱们家也赚不了这么多钱。”
庞氏说着,也不忘提及一下苏锦月,帮着二房说话。
“老四结婚用的东西,我都差不多买好了,就等着过两天割上几斤猪肉,等成亲那天做上几桌菜。”
一说到割猪肉做菜,苏锦夏很明显听到一屋子人咽口水的声音。
猪肉可是个好东西。
像老苏家除了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猪肉,要是搁在平时是吃不上的。
就算是逢年过节割猪肉,每个人也吃不了多少。
毕竟整个老苏家这么多人,一斤猪肉,估计一个人也就能分上两块。
还是薄薄的两片。
“娘先吃饭吧,吃完饭再忙。”
庞氏说完话,就让大家伙散了,然后就开始忙活起来。
这边柳氏知道庞氏还没有吃饭就开始招呼着。
庞氏见柳氏已经把饭给端了过来,就把手中的活计递给张氏。
农村人虽说结婚讲求热闹,但因为没钱,也不铺张。
就像苏云康成亲,庞氏就给他准备了两床新棉被,然后在家里挂上几段红绸。
在他屋里摆上一对喜烛,贴上几对喜字就算收拾妥当了。
又过了两天,庞氏让苏云德拉着架子车去了镇上买了些菜。
冬天菜少,除了萝卜白菜就没有其他新鲜的蔬菜。
索性,喜宴就做几个菜,庞氏又割上几块肉就弄妥当了。
三天后,农历腊月初九,正是苏云康成亲的日子。
一大早,苏家人早早起来忙活。
苏云康换上被庞氏改了的喜袍,牵着从村长家借来的牛车,又跟了几个长辈、同辈去陈家村迎娶新娘子。
苏云康一走,庞氏就领着张氏、柳氏、王氏,以及大丫、二丫在厨房里做起饭来。
喜宴准备的菜很简单,一道萝卜素丸子,一道辣炒白菜,一道炖豆腐,一道大锅菜,以及杂粮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