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校的事放到一边,元翘翘把心思转移到天兴公司上。
自从她唱红了《少年》这首歌之后,公司又准备给她出专辑,但这事自从提上日程之后,进度却仿佛如蜗牛,原本去年下半年就该完成的专辑,结果拖呀拖呀,这都过了年还没做完,因此,这周末她去了公司。
看到她,王老师气不打一处来,道:“就算再怎么不上心,人家至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倒好,属陀螺的,不扒拉不动弹,可就算鞭策一番,也只积极那么一会儿,之后又故态复萌了,让人说你什么才好?”
元翘翘知道他说的是他之前让她多到公司的各个部门走动走动,结果她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了了之的事,双手一摊,一脸无辜的说:“这可怪不到我头上。
除了我忙得分不开身之外,更主要的难道不是因为我现在和公司的关系比较僵,公司里的人都恨不得躲着我走,对我唯恐避之不及吗?
如此这般,我去和他们拉关系,他们是搭理我也不是,不搭理我也不是,弄得大家都尴尬,我又何必去找那个不自在?”
听到她提起和公司的关系,王老师顿时觉得胸口中了一箭,无语凝噎,叹了口气。
因为合作的最初两边都别有所图,所以元翘翘和天兴的合约签得即松散又严苛,双方的关系也比较一般。
其实后来她曾经有过好几次和公司修复关系的机会,比如接受公司对她的定位和规划什么的,但因为一些原因,她没能接住天兴递过来的“橄榄枝”。
在她靠着她拿出来的《青春》这首歌上了春晚并出圈,又靠《少年》这首歌,歌唱事业更上一层楼之后,虽然公司在其中也出了力,可正如演员要靠作品说话一样,歌手最重要的还是唱的歌,所以她的走红,关键还在她拿出来的歌上。
天兴是以音乐为主要业务的娱乐公司,非常明白一个好的音乐人对一个歌手有多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清楚,在圈里,目前是好歌手难求,但好的词曲音乐人更难求。
所以,在元翘翘接二连三的从她口中的“炎黄联盟”这位音乐人处拿到歌,并将其唱红之后,想和她重新签订合约,并还起了将歌曲的“渠道”收入囊中的心思。
可惜,哪个目标公司都没达成。
在元翘翘看来,她和公司的合约挺好的,完全没有必要改,至于天兴承诺新合约会提高她的分成比例,增加她的宣传费,每年保证至少给她出两张专辑,……允诺的众多好处她根本不在乎,因此毫不犹豫的拒绝。
至于“炎黄联盟”这个音乐人,不是她不想给,而是《青春》、《炎黄》和《少年》这几首歌是她从后世“搬运”的,对外显然不可能实话实说,可她脸皮也还没有厚到将其安在自己头上,因此托词是她从留学的两位哥哥的朋友那里拿到的。
因为考虑到她拿出来的歌,曲风不仅不同,差异还很大,为了尽量减少怀疑,所以她直言作词和作曲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又因为他们并非是专职做音乐的,是跨界,并且是玩票性质,碍于种种原因,不肯真名示人,而是以“炎黄联盟”这个称号作为团体的名字。
圈里音乐人的怪癖多了,很多音乐人都以“艺名”示人,因此她这一套说辞并没有引起怀疑,把所有人都糊弄过去了。
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天兴竟然想和这个团体建立合作关系,清楚的知道这不过是她虚构出来的人物的元翘翘不等公司把条件说完就飞快的,毫不犹豫的一口拒绝了。
当然,她拒绝的真实原因是因为她无法“无中生有”,但在公司和其他人看来,则是她不想和公司分享这个资源。
对她的这一做法,所有人都能理解,包括公司,但理解不等于接受,因此在元翘翘即不肯和公司重新签合约,又不肯将炎黄联盟这一团体介绍给公司,再加上她平时的表现,哪怕她再有背景加持,天兴对她的态度也不可避免的冷了下来。
按道理说,原本在她凭《少年》这首歌红了之后,正常的做法天兴应该加大对她的宣传力度,哪怕不能借此将她推到一线,至少也能达到准一线。
可天兴后继却仿佛哑火了一般,一点动静都没有,公司里的人都不是傻瓜,见状,自然猜出元翘翘和公司的关系出了问题。
他们端的就是公司的饭碗,又和她关系平平,怕殃及到自身,因此都下意识的和她保持起了距离,所以这也是后继元翘翘不再继续勤往天兴跑,不再去和各部门的人拉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王老师看着一点都没认识到自己错的她,无奈的摇了摇头,苦口婆心的劝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你和公司这么僵着,最后吃亏的只能是你。
你知不知道,去年年底和过年之后正月的那段时间,正是你和公司修复关系的最好时机,可你倒好,几乎推掉了公司联系的所有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