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热度就像帝都夏季的“蒸笼天”,热得没头没脑,比当初电影参加柏林电影节并拿奖热度都高。
电影尚待字闺中,章紫怡的名字大众几乎都已耳熟能详了。
到了夏末秋初,九九年十月十六日电影于在全国全线上映,这个时候又曝出她正在AH和好莱坞华人名导李鞍合作,和周闰珐、杨梓琼等去好莱坞发展的大明星合作的消息,借着他们的名气和咖位抬高了她的地位,让她的知名度呈“三级跳”蹭蹭的往上升。
明明《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从柏林电影节捧回的银熊,荣誉是导演和幕后制作团队的,和演员关系不大;其它电影节,包括国内的都还没参加,电影也刚刚公映,章紫怡没有拿到任何奖项在身,但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一名名不见经传的中戏学生飞升成一线知名女星,幕后推手正是张总。
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一套在圈里早已经不适用了,比如,靠在《爱情公寓》里出演“小姨妈”而走红的邓伽佳凭借电影《全民目击》成为国内八零后首位金鸡百花双料女配,可惜因为宣传不到位,拿奖拿了个寂寞,咖位不见上升,就连拿女主角,甚至不是电影,只是电视剧的资源都依然非常困难。
章紫怡有国师的光环笼罩,谋女郎的身份对她的加成特别大,可九九年靠着《春天的狂想曲》这部电影拿了个金鸡最佳女配的袁荃和邓伽佳情况类似,她在拿了奖之后,影视资源迅速提高了很大一截。
与之相比,邓伽佳根本没吃到什么红利,大众,甚至很多圈里人都不知道她拿了奖,可见她的宣传有多垃圾。
陈向南听她夸对方的宣传好,忙道:“之前你和我说过,怕惹上面的注意,碍于年龄你不敢大肆宣传,如今你拍戏在角色上都不怎么受限了,那宣传上是不是也自由了?”
“嗯,算是自由了。只是好的宣传不好找,这个职位想请一位出色的,就算是大浪淘沙,最后都未必能找到合适的。”
好的宣传不仅能给艺人加分,而且就算有不利的消息曝出,也能最大程度的扭转大众的印象。
这其中不能不提范兵兵曾经的宣传总监——杨添真了。
提起黑红路线,在大众的印象中很多艺人都走过,杨蜜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位,但其实她并不是第一个走这个路线的,圈里第一个走这个路线的是范兵兵。
在零七年离开华颐,成立工作室之前,因为范兵兵自身的言行本就有不妥的地方,而且和媒体的关系处得也不是很好,所以纸媒和网上,大都是关于她的一些不好,有损形象的消息,成了圈里名副其实的黑红第一人。
这种情况在杨添真成为她的宣传之后,先后帮她立的“范爷”和“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这两个人设让她的形象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前者契合了当时最流行的精干不输男人的“女汉子”形象,削弱了她容貌带来的攻击性;后者契合了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精神,表达了女子在事业和生活上的独立性,帮她赢得了路人缘和好口碑;让她从此不用再走黑红路线,可以开始正面营销,直到税务事件曝出才形象崩塌。
不过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一旦超过了,宣传就变成了炒作,大众对这二者接受度不同,前者喜闻乐见,后者是厌恶的。
在元翘翘看来,杨添真后期就跑偏了,将宣传弄成了炒作,所以,尽管提升了手下艺人的知名度,但路人缘急剧下降,口碑也败坏了不少。
陈向南兴致勃勃的建议道,“既然她的宣传这么厉害,你找不到合适的,干脆从她那挖好了。”
“你让我挖角?小哥,你不知道这里的事,别瞎出主意。”元翘翘摇头拒绝,“不是章紫怡的宣传厉害,是新画面的张总在这上有一手。
国师和张总当下是非常亲密的合作关系,是黄金搭档,张导的作品和艺人都由张总来进行宣传,因此和张导关系密切的章紫怡则享受了到了张总的宣传,并借着这个东风趁势而起。
以张导的地位和张总都只是合作,你觉得我挖得动这样一个大人物来给我打工?”
“挖不来就挖不来吧。”陈向南了解的点了点头,宽慰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请不到合适的,大不了自己培养,我不信传媒专业那么多学生就没有一个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