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全和健康的角度出发,朱桂云劝元翘翘少喝酒。
就种花家的国情习俗,以后少不了要喝酒,但元翘翘还是非常乖巧的答应下来。
看着她把手中的解酒混合果汁喝完,朱桂云瞟了一眼在沙发上睡得很香,甚至都打起了鼾的刘邺,关心道:“你也喝了不少酒,要不要去床上躺会儿?”
如果她喝醉了的话,会乖乖的去睡觉,但没喝醉,这喝下去的酒对她来说,就像浓黑咖啡一样,会让她精神振奋,就算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元翘翘摇头,“不用,我现在非常精神,我不困。”
尽管在朱桂云的心里元翘翘就是她的亲生女儿,但她的生母还活得好好的呢,并且元明瑟对她存有心结这事,她也知道的一清二楚,而且她文化水平不高,很多事不懂,再加上后来身为顾家人的顾沪欣又来了帝都,因此她在她的事上很少发表意见。
高考前夕元翘翘又回了魔都复习,所以,尽管她知道她不去艺术院校,而是去普通学校读书,但如果不是刘邺这次跑来和她说,她其实不明白她不去艺术院校放弃了什么。
原来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知道了,朱桂云忍不住关心道:“刚才这小子虽然说的是醉话,但应该都是真的,你不报考艺术院校,去普通学校念书,真的没问题吗?”
“没事。圈里非科班出身的演员,港台那边就不提了,内地这边,宁竟原来是名动画师,只是在上戏念了一个进修班罢了,瞿影是模特改行,还有周逊,都不是科班出身,也没耽误人家演戏,并且演得很好,还混得不错,各大奖项,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没少拿。
所以,科班不科班,这东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对像我这样在圈里已经有了姓名,身后有新远和鑫宇,又有得力的经纪人,还有黄家当靠山,并且业务能力也不拉胯,个人外在条件也不错的艺人来说,科班出身只是锦上添花,有也可,没有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有黄爷爷和新远的两位老总带着,我已经彻底打入京圈,而且电影圈也接纳我了,更重要的是,新远和鑫宇这两家影视公司的存在,就是资本,毕竟,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是要恰饭的。
有钱是大爷这话,其实有的时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至于刘邺所说的排挤和歧视,你也别忒放在心上,难道还会比我在港台拍戏时的遭遇更糟糕吗?
圈里的人大都势利眼,捧高踩低,看人下菜碟。
内地出身的李联杰刚到香江发展时,虽然有《少林寺》这部成名代表作,可那是内地电影,香江不认,因此,他最初拍戏也没少被欺负,被奚落,被歧视,……等他红了之后,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导演、制片人、……还有同僚,皆变了一副嘴脸。
所以,是不是科班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当红。”
别看朱桂云看到元翘翘拍戏时吃苦会心疼,但她也知道这个职业赚得比较多,而且很明显元翘翘也喜欢,因此,她对顾沪城他们不希望她走这条路其实有些不解。
是,拍戏是比较辛苦,但哪行哪业不辛苦啊?更何况,虽然它辛苦,可同样,赚得也多啊。其它比拍戏还要辛苦,甚至相当的职业,赚得根本不能和它比。
至于说演员是一个非常被动的职业,一直都处于被挑选中,女演员过了三十五岁,除非是一线,不然,可能就不太好接戏了,甚至会渐渐消失在荧屏中,在她看来,根本都不是个事。
因为只要不瞎折腾,不胡花乱花,在她看来前些年拍戏赚的,就算什么都不干,足可以满足下半辈子的生活花费了,说起来,可以算是提前退休了,比那些忙碌到五六十岁才退休的其他职业的人,岂不好多了?
而且那时,因为年纪还不算大,如果不想闲着,就算想再做点什么,精力和体力也还跟得上,一点也不晚。
听了她的解释,朱桂云又想到顾沪城他们是元翘翘的亲生父母,属于非常有见识的知识分子,自然不可能害她,因此点头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
“朱姐,你放心什么?”顾沪欣拎着两个大行李箱,从外面进来,听到她这话,好奇的问。
“没什么,我和我妈刚才在说高考志愿的事。”看到她回来,元翘翘忙迎了上去,帮她拿东西,“怎么样,石城工厂的事都办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