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着煲好的党参板栗核桃乌鸡汤过来的她看着抱着剧本念念有词的元翘翘,忍不住道:“你都快要魔怔了,翘翘,歇一会儿吧。
陈老师真给你带来那么大的压力吗?
我看他下了戏之后,常常邀人打麻将,几乎都不怎么碰剧本,而且在少包剧组的时候,我看和他对手戏蛮多的周捷也没怎么样,根本不像你似的这么神经兮兮的。”
对表演,朱桂云不是专业人士,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但哪怕脱离自家人的滤镜,站在完全客观的角度上看,她真心不觉得元翘翘比周捷差,想到在少包剧组时,周捷和陈到明对戏时表现并不像元翘翘这般紧张,因此,她觉得她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元翘翘放下手中的剧本,走过来,一面喝汤,一面和她解释:“少包和这部戏不是一码事。
少包是偶像剧,人物的性格从出场到剧终就没什么变化,所以只要拿住了人物性格特点,演起来非常容易,不管剧本怎么改,人物性格已经固定在那了,好演。
可这部戏不一样。
其实严格来说,康熙这部戏也不是正剧,有很多戏说的情节。
但导演从一开始就是按照拍正剧的态度去拍的;编剧也是如此,剧里每个人的人物性格都非常复杂,并且给了足够的空间去展示;剧中每个演员也都把它努力往正剧上拉;而且其他人都演得那么好,我自然不能拖后腿。
至于陈老师不看剧本,每天拍摄结束之后常打麻将,是因为进组之前,他已经把功课都做好了,心里早就有了脉络,到了他这个实力,已经不需要像我似的,哪怕已经提前做了功课,但到了演的时候,依然有些没底,需要时时揣摩,追求临阵磨枪,不亮还光。”
其实这其中还涉及到一个主角和配角,以及演技收放自如的问题。
在少包中,陈到明演的八贤王是一个配角,是作为衬托主角包拯性格的存在,因此他在演的时候,除了赋予八贤王这个角色独特的魅力之外,还要注意不能抢了演包拯的周捷的风头,因为只要有包拯出现的地方,他才是核心,是周捷的主场,所以他俩对戏的时候,他要配合周捷的节奏,是收着演的。
但在康熙这部剧中,他演的康熙是主角,哪怕是其他演员的重头戏,只要他与之搭戏,因为他剧中的身份,也是要占据主导地位,和拍对手戏的演员是相互映衬的关系,所以如果和他对戏的时候,接不住他的戏,那是对手演员自己业务能力不过关的问题,和他无关,因此元翘翘不敢有半点掉以轻心。
抱着这种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的心态,功课做得很足的元翘翘几场重头戏全都诠释得很好,哪怕是和陈到明老师的对手戏,也没落下风,稳稳的接住了。
可在拍比较容易的戏份,她和剧中儿子阿密达的戏时,却翻了车。
尽管导演和她说戏时将他们母子的关系分析得很清楚,但元翘翘一直都没能抓住其中的精髓,所以拍了十几条,都表现不佳。
后来因为陈到明的指点,让原本以为问题出在她没结过婚,没生过孩子,没做过母亲的元翘翘豁然开朗,很快就把这段戏以导演满意的结果演了出来。
下了戏,看到她眉飞色舞的模样,朱桂云好奇的问:“这是怎么了,这么高兴?”
“今天陈老师提点我了,这说明我的表演获得了他的认同。”
陈到明比较清高,圈里很多前辈在看到后辈表演的时候,大多会提点几句,但他很少这么做,只有他看得上的人他才会开金口,不然,就是沉默是金。
元翘翘高兴,不仅仅是得到了他的认可,更主要的是从他的态度中估量出了自己的演技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