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为了杀良冒功,连自己人都杀,何况是他胡广生这种二鞑子。
再听听周围的咒骂声和喊杀声,谁会放过自己?
胡广生很迷茫,思绪飘回到了几年前。
当时自己和大量汉人被建虏从山东掳到了辽东,很多满洲人围着自己这些人,指指点点,嘲讽讥笑。
今天这一幕再次出现,不过却是在大明。
山东那么大,辽东那么大,大明那么大,却没有他胡广生一块生存之地。
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老天爷要如此折磨自己,为何不干脆直接让自己无声无息的死去,一了百了。
所有俘虏都低着头,神情木然,不敢直视群情激愤的百姓。
曾经多凶恶,多残暴,此刻仿佛都变成了温顺的绵羊。
浩浩荡荡的俘虏队伍被分批押到京师各地关押俘虏的地方,再将他们打散混编。
比如将汉军、蒙古兵和满洲兵按比例分配到一处关押,而不会将满洲兵和满洲兵放一起关押,蒙古兵也是如此。
而且,八旗之间也会互相分开,将不同旗色的人掺杂在一起,防止同一个旗相识的人聚集在一起。
这样的话,三方还会互相制约,各旗之间也没有那般默契和信任,很难再统一起来闹事了。
是夜。
“咻……嘭嘭嘭……”
一朵朵彩色的烟火在京师的上空爆开,引起人们阵阵欢呼,他们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这般盛大炫丽的烟火表演了。
特别是皇城上空的烟火,更是璀璨夺目,吸引了大量的人群翘首瞻望。
沈浪没想到,大明的烟火技艺会如此高超,居然可以在天空中显现出花草人物等图案。
他本能的以为这种技术只有现代才有,没想到几百年的古人就已经会了。
而且大明的烟花还分有很多品种,用泥包裹的叫“砂锅儿”,用纸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装的叫“花盆”。
只发出声响的叫“响炮”,能飞上天空的叫“起火”,飞上天空后发出响声的叫“三级浪”,在地上旋转的叫“地老鼠”。
凡此种类,不一而足。
只是有些可惜,要是有正确的政策引导、提升工匠的地位,让他们将心思更多的放在火器上,不至于让东方的火器技艺太落后于西方了。
不过只要他沈浪还在这里,一切都还不晚。
皇宫的烟火表演持续了一个时辰,但整个京师的烟火却并未就此停歇,一些大户人家甚至会通宵达旦的燃放。
除了烟花之外,最壮观的莫过于炫彩夺目的鳌山灯了。
最大的一座鳌山灯高度超过五丈,整座灯组由四只神兽鳌组成,基座上四只鳌首神灵活现的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数百个玲珑精致的小灯彩层层叠叠在四只鳌的背上,其中有大明各个名胜古迹的缩小版,还有传统的荷花灯、兔子灯、串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