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万的花费对现在的沈浪来说不算什么了,他最大的一笔开销是买了四十万两白银,花了近五千万。
这些银子沈浪都拿来充实崇祯的内帑了,剩下的钱便进了沈浪自己的腰包,算是他自己的“内帑”。
他给自己大概的划了条线,崇祯赏赐下来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而崇祯让自己拿到现代社会换银子和物资的东西,利润一人一半。
因为那副唐伯虎的字画是崇祯赏赐下来的,所以那六千多万拍卖款应该全部属于他沈浪的。
但看到崇祯急需银子充实内帑,所以沈浪将崇祯让他拿到现代社会换银子的另一幅作品给留了下来,准备择机再拍卖。
如果最终拍卖价格不够六千三百万,以后再用崇祯的其他东西给补上。
不要怪他沈浪心黑,只拿一半已经算是良心了,因为他处在绝对的垄断地位,这种事只有他沈浪能做。
再说,这些东西若放在现在的大明换银子,四万两都不一定能保证,何况是四十万两。
而且,从现代购买的银子纯度很高,大明流通的银子纯度只有百分之九十左右,把这些银子熔了再加些其他金属进去,妥妥的增加四万两问题不大。
所以,对于这些东西能换四十多万两的巨款,崇祯是非常满意的,又送了好几幅名家的字画给沈浪,让他去多换些银子。
而这些字画,其中两幅字还是崇祯自己写的,因为沈浪知道崇祯是书法爱好者,一手书法也是极为出色,只是传世作品极少,应该能拍出一些价格。
对于自己的书法能够受到后世人的认可,崇祯也非常高兴,便挥毫泼墨的现写了两副书法作品。
这传送门也是神奇,崇祯刚写的字,经过传送门之后,就成了古董,好像是真的经过了几百年的沉淀,完全看不出是刚出来的新作品。
所以,只要专家知识储备足够,并且不忽悠人,应该能鉴定出这就是崇祯的真迹。
马匹和马料的问题解决之后,沈浪也加快了练兵,他让那些军官自己去训练自己麾下的士兵,毕竟这段时间也没少操练他们练枪。
每七天进行一次小范围比武,每个月再进行一次全军比武,通过这种方式督促全军训练的同时,也可以选拔一些优秀的人才进行培养。
所有军官,上到参将、游击,下到旗总小队长,一个个都神经紧绷,不敢有丝毫懈怠。
“装备装填。”一声声大喝响起,士兵们严整以待的仿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装填火药。”
士兵们在有条不紊的按照指令装填,而在他们对面不远处,一群战友手里拿着各种东西跃跃欲试。
随着一声令下,每个人从身前的一个竹筐中抓起一个小布包就扔了出去。
“嘭”的一声,一个士兵的面门直接被砸中,他在心中咒骂一声,却不敢停下手中的装填动作。
“嘭嘭嘭……”一个个布包像雨点般砸过来,立即干扰到了不少人,很多人的速度一下子被拖慢了。
有的人一个拿捏不稳,连通条或者手中的枪都掉地上了,没办法他们便只能主动走出队列,因为这已经是不合格了。
沈浪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模拟战场上的一些复杂场景。
其实,真实的战场比这惨烈多了。
光记住步骤,心里素质不行,在战场上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所以必须要训练抗干扰能力。
扔布包只是其中一种,还有用东西挠,用棍子抽屁股,用水泼,甚至用布包住木箭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