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安民厂生产的火药质量不高的原因,除了管理、腐败等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材料的不够粗细,加工工艺也有些缺陷。
正史中,清廷就是因为将大明的火药工艺继承了下来,没有多大改进,才导致火药质量上与西方列强差距很大。
其中一点就是对原料的加工不够精细,然后在捣磨、碾磨、混合等方面的工艺与西方皆有较大差距,因为那时的列强已经开始用各类机械了。
而清朝和眼下的大明还是用木臼、木槽、木杵、圆筒等相对原始的工具操作,自然是效率低,产品精细化也不够。
现在的沈浪也没办法一下子让安民厂拥有各种机械,但是却可以对其工艺进行一定的改进,主要是借鉴《火器略说》里的记载。
这是一本晚清光绪年间出版的书,其中在火药制造方面向列强进行了学习,对工艺进行了改进。
虽然依旧无法达到19世纪列强机械化生产出的火药水平,但比之之前,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沈浪也就现学现卖了。
其实,大明在戚继光时代就掌握了制造颗粒火药的工艺,所以工匠们对颗粒火药并不陌生。
只是沈浪用《火器略说》里的方法对工艺再进行了一些改进而已,从而更简易,更快捷的生产出更优质的颗粒火药。
火药的问题解决了,沈浪立即将兵仗局生产出的米涅弹运到安民厂来,安排工匠按照他的要求用油纸进行定装,做成纸筒定装弹。
沈浪对纸筒定装弹的要求很高,因为这直接决定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发射成功率,以及对敌杀伤率。
战场上的一分一秒都极为关键,万不能因一颗不合格的子丨弹丨而威胁到士兵的生命。
所以,每颗纸筒定装弹至少要经过三个品检工匠的手,确认其在纸筒的包装完整严密性、外径、弹药重量等几方面皆在误差范围内,才算合格。
而合格的定装弹,沈浪又让人运到另一间仓库小心保管。
至此,沈浪搞出来的燧发枪,才算是齐整了,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自从周延儒和陈演两位大员和其党被处理之后,崇祯这段时间的人事任命也很频繁。
内阁首辅由内阁成员蒋德璟担任。
正史中,在陈演下台之后,便是蒋德璟担任的首辅,但他担任的时间太短了,只有短短一个月。
而这次,陈演还没上台就下台了,所以蒋德璟提前上位。
当然,他能够正常上位,也是因为沈浪带来的资料对他的评价比较正面的原因,而且他本人也是颇具才能。
蒋德璟出生于书香门第,性格上也颇受其父蒋光彦的影响,秉公持正,善于举荐贤能,因才施用。
另外,他还善于理财治兵,且博闻强识到了惊人的地步。
他不但熟悉历代典章,而且对于九边阨塞、河漕、屯盐、水利、历律、刑法等等,都有较深的研究。
对西学的接受程度也非常高,与著名的传教士艾儒略是故交,我国最早的地球仪就是他仿制的,还在望远镜等西器上也颇有造诣。
所以,若史料记载出入不大的话,以蒋德璟的为人和才能,担任首辅是再合适不过了。
再加上对大明比较忠心,资历又够,首辅之位不归他归谁?
而且要长期任用,不能像正史那样只当了短短一月的首辅。
崇祯自然是接受了沈浪的肺腑之言。
然后又在沈浪的推荐下,崇祯让范景文入了内阁。
因为范景文也是比较有贤能,在地方上任职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且懂治军和练兵,对大明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