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沈浪又拿出手机,滑动了几下,翻出一张照片,直接摆在了王承恩面前。
王承恩拿起手机,仔细的看了一下照片,脸色不由一变,因为照片是一块石碑,正中央四个字:王承恩墓。
沈浪伸过手划了一下,划到了下一张照片,是碑文,第一列就是:御制明司礼监太监王承恩碑。
这说明这墓碑是他这个王承恩没错了,不是别的什么同名同姓的人。
碑文一共240余字,是清朝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而撰写的,撰写于顺治二年四月。
此时的王承恩早已知晓清朝,正史中大明灭亡后,天下最终被清所得,而顺治正是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位皇帝。
顺治二年也就是两年后。
一个大活人,看着自己的墓碑,这种感觉沈浪自己也无法体会,但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让王承恩体会这种感觉。
而是告诉他,他的命运是和大明捆绑在一起的,以前没得选,现在要开始做个好人了,崇祯也愿意给机会。
如果王承恩再不知道怎么做,那他是活该被淘汰了。
王承恩虽然能力一般,但他绝对不傻,立即明白了其中道理。
身子已经恢复了,他立即站起身,对沈浪行了一礼道:“兴明,今日听君一席话,咱家醍醐灌顶。”
“咱爷俩之间,废话就不多说了,我先去见见陛下,稍后带些好酒过来,我们畅饮几杯。”
“好嘞,那我就等你的好酒了。”
王承恩也不耽搁,再度返回乾清宫。
见到崇祯之后,声泪俱下的将自己做的对不起大明,对不起陛下的事情全部抖了出来,并表示愿意将所有非法所得全部充公。
看到王承恩这种态度,崇祯是很欣慰的,毕竟王承恩跟了自己也有这么久。
如果将王德化、高起潜等人清理了,在宫中能说得上话的人就更少了。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想处理王承恩的,毕竟两人之间还有一起上吊的过命交情。
还好,王承恩没犯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既然主动坦白,并表示以后绝不会再犯,崇祯自然不会再追究,还好生勉励了一番。
再次从乾清宫出来之后,王承恩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陛下不但没有任何处罚,还默认他将所有非法所得保留下来。
也就是说,他王承恩不但没有任何损失,还获得了陛下的进一步信任。
其实,敲打王承恩,也是崇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毕竟沈浪的存在牵扯太大,崇祯不希望身边有一个无法完全信任的人存在。
崇祯不可能向外人透露沈浪的底细,沈浪只要自己不是傻到家,也不可能对外说,所以最大的漏洞就在王承恩身上。
如果王承恩没看明白实质,或者不小心透露了沈浪的底细,那对沈浪的个人安全,绝对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所以,要么将王承恩牢牢的捆绑在这个三人组成的战车上,要么就将他踢出局。
最终如何,王承恩自己的态度很重要。
毕竟,在这个三人团中,王承恩的作用是最小的,可以说就是个跑腿的,是可以被取代的。
如果拎不清自己几斤几两,尽早将其淘汰。
幸好,王承恩虽然不是足够聪明,但也不傻,在沈浪的提醒下,及时反应了过来,连忙前去认错并交代罪行。
先前,他在潜意识中,认为崇祯不再追究以前的责任,这事就算过去了。
只是在心中暗自决定以后不犯猎就是了,根本没想到去坦白自己之前做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