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一日,是李默来到邬县的第二天,城西团结学校明天才正式开课,今天陆续还有人来报名。
一大早李默就起来了,在山村起得早,睡懒觉还不习惯,“搏虎八式,勤练不缀”,可不能偷懒啊,李默洗漱后,穿着单衣就出门了。天空露出了鱼肚白,早晨的空气虽比不得山村,但还算清新,李默跑向操场,一边打量着这所团结学校。跟前世比,这所学校真是土得掉渣,两层长长的教学楼,跟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格局差不多,可是很破。李默数了一下,大概有十来间教室吧,不过也有好的地方,就是绿化好,全是经年的老树。
李默沿着煤渣的跑道上跑了几圈后,就钻进了绿荫荫的树林里,找了棵大树练起了搏虎八式,每个招式十下,练完准备回去。沿着林间小道走着,居然发现了一栋新建筑,擦新的那种,位于教学楼后面的树林里,由一道宽大的水泥路连着,这路也是新的。
李默走近一看,上面写着图书馆三个大字,这所破学校居然有图书馆,还是这么新的图书馆,真新鲜。左侧墙面上镶进去一块石碑,上书“邬县慈善家吴墉援建,一九九四年元旦”,原来是有钱人奉献爱心啊。李默记得前世每个地方的学校都有一所逸夫楼,都是好人啊,这可是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啊。李默有点迫不及待的等待开学了。
回到宿舍,两个初二的老生还在呼呼大睡,那个初一的新生已经起来洗漱,他叫牛勇,石镇西牛村人,算是李默的老乡,这是个老实人,李默昨天跟他交流几句就给他贴了个标签。
“大牛啊,待会一起出去转转?”李默对牛勇说道。
“啊!好啊。”牛勇愣了一下,然后憨笑着说道。
李默换了身干爽的单衣,带着牛勇就出门去了。昨日匆忙,都没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的县城。
这做县城还没有公交网,不通公交,出行要么靠脚,要么坐三蹦子。李默和牛勇都是穷人,自然靠双脚,两人沿着城西的主干道,边看边走。城西除了沿街的居民楼,基本上都是工地,街上的商铺零零散散,街上的车子以货车居多,小轿车现在还是稀罕物,然后就是乌拉拉的三蹦子,比拖拉机的声音还响。走了大概四十分钟,街上就开始热闹起来,这里就是中心城区了。跟李默印象里前世九十年代的风貌差不了多少。现在已经八点多了,李默的肚子哇哇叫,看到了一家冒着腾腾热气的早点铺,就拉着牛勇去吃早饭。
“李默,我没带钱,不吃了!”牛勇红着脸,不自觉的咽了口口水。
“没事,我带了。”说完就钻进了早点铺,此时的早点铺早高峰已经过去,但还是有不少人,李默找个位子坐下,招呼着牛勇也坐下,然后喊道:“老板,一笼包子,两碗豆浆。”
“好咧,一笼包子,两碗豆浆。两块四毛钱。”老板热情的招呼,看到李默二人的穿衣打扮,连忙报出了价钱,是怕付不起钱呢。
牛勇听到价钱后脸都白了,忙起身,“李默,太贵了,我不吃了。”李默笑着把牛勇拉坐下,道:“吃吧,我请客。”两块四毛钱,前世只能买一个包子,搁现在却不是农村人能消费的起的,一个民工,从老家带一罐咸菜,一块钱七八个馒头,就着热水就能对付一天,吃肉包子,想都不要想。但李默馋啊,多久没吃肉了,逢年过节才能吃肉,还是咸的。
包子上来了,豆浆上来了,两人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真爽,这个时代的包子真香啊,豆浆真浓啊。吃完付钱,走人,看到早点铺的老板舒了口气,李默暗骂一声,还真是以貌取人,爷们是那种吃霸王餐的人吗。
“李默,我可没钱请你吃包子。”牛勇红着脸低着头道,还真是憨啊,长着五大三粗的,老爱红脸,李默有些无语。“不要你请,以后跟着我混,包你吃香的喝辣的。”开玩笑,自己可是穿越人士,见过不发达的穿越人士吗,“不过现阶段,还是得低调,回去啃几天馒头吧。”
“啊?”牛勇的脑回路有些跟不住李默,李默也没理他,继续逛街。
街上还真热闹,虽然高楼不多,但满满当当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群,喧杂的叫卖声,一片繁华,还有穿着喇叭裤留着长发流里流气的社会青年,杀马特啊!邬县其实就一条交汇的十字街比较热闹,毕竟是九十年代,城市的开发还有限,李默逛了一圈花了个把钟头也就没热闹看了。李默带着牛勇离着中心街区继续逛了起来,走了十分钟后,李默发现了一个学校,偏离中心区不远,占地面积颇大,“咦,这有个学校啊!”
“这是邬县一中,邬县最好的学校,再往前走,就是邬县二中,比一中差点。
李默看了看牛勇,好奇问道:“你这么知道的?”
“我爸妈在工地打工,我暑假过来玩的时候,来这里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