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走,刘管事立刻就强硬起来,不耐烦地说道:“走,走,哭女儿去别处哭去。侯府重地,不是你们撒野的地方。”说着吩咐家丁:“还不把他们撵走?”
家丁上来,这次手上是真的不留情了。宁家人也不敢多呆。再是不甘不愿,也只能离开。
侯府后院,
安宁进了自己的屋子,一言不发。只是把手上的帷帽放在一边。然后开始整理自己之前的笔墨。
宝珠小心地看着她,迟疑道:“姑娘?”
安宁摇摇头,淡然道:“没事。你去休息吧。”
宝珠想了想,最终还是说道:“那奴婢就去外面,姑娘有事只管叫我。”
安宁点点头。宝珠默然退下。
室内静墨无比。安宁站在窗前。神情一时飘忽一时凝聚一时又飘忽。
安宁自然就是宁春华。
‘只是稍微化化妆,你们就不敢认了。’
安宁心里冷笑一声。
其实最近这一年来,安宁的变化真的很大。以前在宁家,安宁吃不饱穿不暖,每天都是做不完的活。人也猥琐。逃走之后,安宁也长时间处在生死边缘。但是现在,她能吃饱饭,穿新衣,因为能挣钱。能供自己读书。心里自然有一股自信。别说化妆,就是不化妆,估计也没几个人敢认。更何况安宁还是用的当初小货郎的化妆手法,有意伪装呢?
当然,这只是其一,其二,安宁不是真的只离开宁家一年多,而是离开了整整十年。在李家那十年的日子,极大地改变了安宁。李家给她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宁家的影响。当初安宁重生之后当夜便逃走了。宁家根本来不及看安宁的变化。
十年分别,死后重生。宁春华的那点本性早已被消磨的一干二净。
更别说现在的安宁,是从乱葬岗中如杂草一般生长起来的。
现在回想起来,安宁甚至觉得她即使当时不逃回侯府,只是当面对质,她的爹娘也未必敢认她。只是当时她慌了,急需要一点冷静思考而已。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这是安宁当初学的三字经中的道理。安宁想着当初先生教自己的那些礼义廉耻,孝顺之道。忍不住苦笑。独自长叹道。
“我今天的所做所为,也算是把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吧?”
可惜,安宁并不后悔。
不认父母,不悌兄弟。若真的绝起情来,安宁可以做的无比绝情。
只是安宁不明白,宁家离京城千里之遥。宁家是怎么听到她的传闻。若是在青州城也便算了。在京城,在侯府。她可是无比低调。宁家是从哪里听说了她?而且还目标明确地找了过来。诰命夫人义女的事可是进了侯府才确定下来的。现在也不过刚过了一个月而已。光是从他们村子到京城赶路也得十天半月的。
想到这里,安宁不由又想到今天在绣店见到的那件马甲。难道和李家有关?安宁有些疑惑,李家的情况她也是了解的。李家虽然后来大富大贵,李家女儿更是聪明绝顶。但那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按照安宁的记忆,现在的李家,也没这个本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