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他将佛器佛珠挡在身前。
咔嚓咔嚓声传来,佛珠,碎了。
珠子落了一地,被血浸染,其上的佛光瞬间黯淡,消失。
这件佛宝,瞬间就废了。
和尚望着突然在空气中显形的羽衣少女,神色肃然,他顾不得去心疼佛宝,口中念降魔经,原本被他握在手中的降魔法杖瞬间金光万丈,势不可挡。
而这时,又一掌袭来,和尚这才清楚感觉到,先前柔娘是经受住了多大的力道。
一掌之下,法杖变形,佛光黯淡,法器再次被废。
这是和尚有记忆以来,遇到的最棘手的对手。
他已经有了必死的决心。
双手合十,结降魔印,既然已经无路可逃,不如鱼死网破,他宁死也不让这妖怪好过!
而仙歌脸上却依然带着笑意,银色的妖纹浮现在她的眉心,那是雀羽的模样。
下一刻,成千上万支银白的雀羽浮现在空气中,正是之前杀死柔娘的雀羽。
明明柔弱轻盈,仿佛一折就能折断,明明其上附着的绒毛如同蜉蝣,是那般的飘渺柔软,明明散发而来的微光如同月光,那般美丽,可和尚却觉得,连鱼死网破都做不到了,他马上就会死在这万雀之剑下。
可下一刻,异变突生。
和尚脚下的泥土突然松动,一只胖乎乎的手伸了出来,拉着和尚的脚,将和尚拉到了地下,然后迅速遁走,一去万里。
这猝不及防的一下让仙歌都愣了一下,她瞬间就失去了和尚的踪迹,不过没关系,妖类的感知最灵敏——
而在另一边,一个胖乎乎的老头带着和尚从泥土里钻出来,不等和尚询问,直接道:“老朽接到令师智言大师的请托,特地带着万里符来救大师,这万里符只有一张,还是令师送过来的,我是再没有了,这银雀妖王感知最是灵敏,保不准下一秒她就找上门来,大师还是快逃吧,这处地界我也是不能待了,只能自行躲藏几百年了,大师自便,我先走一步。”
说完这老头就钻进了土地,迅速地跑路了。
和尚一愣,也迅速的向着附近有佛宝镇寺的大寺庙而去。
而在另一边,仙歌感知到迅速分散然后消失的气息,冷哼了一声。
“哼。”
“算你们跑得快。”
留下来的胡三胡九姐妹问道:“大王,是谁救走的和尚?”
仙歌:“东边毒龙潭的那只蚯蚓。”
“我看它是不想活了,敢跟我作对。”
“回去就掀了它的老巢,让它好看!”
胡三胡九:“……”
事情似乎告一段落,仙歌带着狐家三姐妹回了荒山,荒山上又是一阵慌乱不提。
另一边,和尚来到了一座寺庙,一座大寺庙,法华寺。
法华寺的主持是一个年老的和尚,他看和尚如此狼狈的样子,大吃了一惊,知道他被妖魔所追赶,也一点也不惧,直接收留了和尚,收拾出了一间厢房,让和尚养伤。
法华寺是大寺,内有佛宝镇压,寺庙大殿之上更是供奉着佛祖之像,佛意浩荡,任是何等妖魔鬼怪也无法闯入。
和尚也是如此想的。
坐在蒲团上,和尚思绪一片纷乱。
他明明是为救书生而来,可书生最后却死在他的眼前。
他明明认定书生是善,是被妖魔所蛊惑,所以才助书生夺丹,可最后放出真正妖魔,差点酿成大祸的,却是书生。
他为度化书生,救助一城的百姓而来,可真正的祸根,却埋伏在他的身边,而他却自始至终未曾发现,还助纣为虐,助其成势。
书生到底是恶还是善?
度化书生之举到底是对还是错?
他此番行事,到底是好还是坏?
和尚陷入了纠结之中,额头上不住有冷汗滑落,落到他棱角分明的脸上,让他显得狼狈不堪。
此时的和尚,哪里有原剧情的威风与不动如山。
一身佛器被狐家三姐妹与仙歌毁掉,一身精纯的佛意被浑浊的妖气所污浊,就连一颗分明的是非心,都颤动不已,似乎马上就要碎掉。
这时的和尚,不像个降魔僧,倒像个被妖孽所惑的,狼狈不堪的凡夫俗子。
仙歌到来的时候,就见到和尚如此狼狈的一幕。
云雀寻人,天下独步,无往而不利。
每一只云雀都是她的眼睛,每一片云都是她的耳朵,就连路上遇到的随意一只鸟儿,都会给她通风报信。
所以仙歌如此轻而易举的就找到了和尚,见到了和尚如此狼狈的一幕。
别问她怎么在如此大的佛像下混进来的,问就是道家真传。
“喂,和尚,我们又见面了。”
和尚猛地抬起头,就看到,不远处的院墙上,正站着一只灰色的云雀,云雀的眸子熠熠生光,正是将一缕神魂附着在云雀之上混进了法华寺的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