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电视台的问题,杨奕顿时放心了不少。
有了电视台的介入,杨村的热度短期内是不会下来了;而且一旦形成舆论,其他人就算想做点什么,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算是给垂钓大赛穿了一层防护衣。
这样,他也能放心的去西山!
……
回到家,杨奕将电视台专访的事情告诉了众人,结果——
一片寂静!
全场!
鸦雀无声!
欢呼?
不!
一脸懵逼!
无论是杨德广和杨德彪兄弟,还是张秀云和周冬玲婆媳,都没有想过,自己这辈子竟然还有机会出现在电视机里。
杨弘山倒是知道这事;毕竟,杨奕曾经跟他说过。
但他并没有当一回事。
在他眼里,电视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自己这辈子能把贷款还完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其他的事,他根本想都不敢想。
而现在,杨奕告诉他,电视台不但要来采访,还要做一个为期一个月的专访!
说白了每天都会跟进!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30天里,他们每天都要和这群拿着话筒扛着摄像机的人打交道!
这让他们怎能不紧张?
“这这……这咋整啊?”
周冬玲面露忐忑,他可以毫不畏惧的处理账目和商贩谈判,但电视采访这种事她是真的没有经验,甚至都不知道乐队采访的时候眼睛该往哪儿看。
毕竟,天赋和阅历是两回事!
看着一家人几乎毛孔里都透露着紧张,杨奕安慰道:“这有什么?到时候记者问什么你就说什么,除了营业额,其他都随便!而且……“
说着,杨奕看向老爷子,“垂钓园是以爷爷的名字命名,营业许可证上也是爷爷的名字,到时候他们主要采访的还是爷爷,其他人充其量就是问几个问题。”
一听这话,众人都稍稍平静了下来。
除了杨弘山。
“采访我?”
老爷子有点傻眼,“那个,他们都要采访点儿啥?我也不知道啊!这……可咋整?”
老爷子一脸尴尬和纠结。
他也没想到,自己的人生还会突然遇到这种考验!
“爷,您紧张个啥!”
杨毅无奈道,“那些记者也就二十来岁,对您来说,不跟个学生一样?到时候不管他问啥,您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他们是记者,又不是强盗,总不能还让您为难!”
说着,杨奕怂恿道:“拿出您教书育人的气势!您可是要当校长的人!”
说到这个,杨弘山不由哑然一笑,佯怒笑骂道:“小崽子!敢拿你爷开涮?找打!”
说着,作势抬手在杨奕头上轻抚而过;不觉间情绪也放松了下来。
随后,杨奕又跟母亲周冬玲沟通,让她跟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保持联系,每天向电视台通报垂钓园的垂钓总量和排名。
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参赛者的积极性,也能让很多人直观的了解到比赛的进度,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杨村的垂钓比赛,为集市和垂钓园以后的发展引流!
正安排着,杨奕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哄闹;扭头一看,正巧看到电视台的采访车停在垂钓园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