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片刻,杨德彪叹了口气,“收拾东西吧!”
周冬玲爱子如命,这么久没听到儿子的声音,内心积攒的思念犹如封存的炸药!
今晚的这通电话犹如一点火星,彻底将其引爆!
而且!
儿子上学的事,也不能总拖着!
也是时候回家一趟了!
周冬玲连夜收拾行李,杨德彪则敲开了老板家的大门,低声下气求取了夫妻二人大半的工资,两人连夜买票,赶夜班车往鹿城老家而去。
……
第二天。
杨奕一如既往的早起,但今天的售票员不是他,而是周末放假的杨驰。
说来有趣,杨驰性格欢脱,当起售票员来显得格外得心应手!
像招揽客人这种杨奕做不来的社交,对他来说几乎是本能!
以至于今天垂钓园的上座速度比昨天还快。
当然,人流量的增加也是一大原因。
很快,一百五十多个钓台全部售罄。
而杨奕也没闲着,转而将目光放在了垂钓园的改造上。
现在的垂钓园,一切都很原始;除了两个大池塘,其他什么都没有!
想要举办垂钓大赛,必须对其进行改造!
原本,这些都要等杨德彪兄弟两人回来之后再开工的。
毕竟,如今杨奕家里人人都很忙,根本找不出一个可以主持修建这种大型工程的人!
但现在不同了!
昨天晚上,在杨德周宴请他们一家人的时候,送给了杨奕一份大礼:
杨大福,一个人高马大的大跟班!
说起这个,就不得提一下杨村的历史!
杨村起源于明末的一名杨姓官员,一个宗亲式村落,整个村子的人都姓杨,家家户户都带着血亲。
这种血脉亲情的村落,往往要更有人情味儿些;邻里之间往上追溯几辈都是一家人。
偶有摩擦,也会有村中的长者训斥调停,最终握手言和,重归于好。整体氛围极是和谐。
当然,这种宗族式的村落往往遗留着一些被视为糟粕的陋习;其中有一项叫拜恩主的族规便是其一!
所谓拜恩主,顾名思义便是:
以仆人的身份,侍奉在恩人身侧以报答对方的恩情!
这种从阶级上对人进行划分,是极不人道,且违反法律的!
故而,建国之后,这条族规便名存实亡了!
所以!
昨天晚上,杨德周在宴席上主动提出让杨大福拜杨奕为恩主的时候,两家人都惊呆了。
除了杨德周和老爷子杨弘山!
显然,这事俩老头早就通过气!
正当所有人都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杨弘山以读书人的身份表示此事不妥,然后从社会、人格、道德等多方面对杨德周进行批判!
然后,当所有人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的时候,杨弘山话锋一转,表示:
拜恩主是陋习,要不得;但家里最近生意很忙,如果杨大福不嫌弃,可以来家里帮小奕的忙,一个月300块钱!
说白了就是把无偿的仆人变成了悠长的职员!
职务嘛,大概就是保镖+保姆+助理+司机+……
总而言之,杨奕让他啥就干啥!
这不,在杨奕的授意下,杨大福一早从村里请了十多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开始对垂钓园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