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绝大部分时间内,尚未出仕的士子立下战功并不为人津津乐道,但如今东南倭乱,南直隶境内,不说苏州、松江,还有通州、常州、扬州都遭受倭寇侵袭,钱渊在这些地方的士子中是有着极高的赞誉度的。
从第一场乡试结束开始,钱渊先是因为那庞大的木箱广受讨论,之后和“洪”字号大批考生论交。
钱渊性情温和,为人儒雅,亲易近人……虽然只是表面,不过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特点让他很受欢迎。
第二场考试交卷后,他没急着离开,将剩下的菜全都炒了热了,送给隔壁几间号房考生……这一幕恰巧被一个熟人碰见了。
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今年也参加乡试,而且也被安排在“洪”字号。
于是第三场开考之前,王世懋和其他几个“洪”字号考生不想再受罪了。
感觉到号房门口有人,钱渊停下笔抬头看了看,监考官咳嗽两声向左右看了两眼,然后转身离去。
钱渊恍然大悟的探出头,看到的是一片愤怒的眼神。
得,先干活吧。
把考卷小心翼翼的收起来放进考卷袋,再放到箱子里去,把蜂窝煤炉的风门打开,又换了块煤块……这次带来两个煤炉。
拿了两个锅,先热了几十个肉粽给大伙儿填肚子,又蒸了几盘糖醋小排、红烧肉,用准备好的小碟子装好。
两个专门监考钱渊的兵丁,一个啃着肉粽,一个吞着红烧肉,给考生们分发。
太香了,太香了,巷子里吞咽声连绵不绝,叫好声、赞叹声不绝于耳……听得不远处的监考官老脸直抽抽,这可真是千古奇闻啊!
还真不仅仅是因为饿着了,吃不到热食,明朝是没有糖醋小排这道菜的,而红烧肉里的那股辣味更是让人称奇。
监考的兵丁也得了份,吃完后从附近十几个号房里开始收东西……收考生们带进来的新鲜蔬菜。
第三场考试的搜检只是做做样子,但即便如此,搜检官当时也目瞪口呆,十几个考生一起来的,手里拎着,肩上扛着,考篮里装着,都是蔬菜,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在逛菜市场呢。
号房门口,七八个考生凑在近处,还有两个监考官都凑过来了。
两个蜂窝煤炉,两口铁锅,钱渊气定神闲倒进油,下菜,手里的锅铲上下翻飞,左右兼顾……王世懋那促狭鬼居然还带头鼓掌,惹得监考官都忍不住捧腹。
于是,最后钱渊是在被“洪”字号考生,和松江、苏州、扬州各地的考生的簇拥下走出贡院的。
身后的搜检官默默的在心里想,真希望这厮能中举,倒不是三年后还要来炒菜,而是想看看这厮明年会试敢不敢也来这么一遭。
连考九天,前八天都是晴天,唯独最后一天有雨。
走出贡院,钱渊还在和王世懋约定后日一起喝茶,这时候正是蟹肥味美的时节。
“都来,都来。”钱渊团团拱手笑道:“就算诸位饥肠辘辘扶着墙进门,保管都是酒足饭饱扶着墙出去。”
“哈哈哈!”
众人正大笑,突然从雨幕中走出一团黑影,越走越近,越走越快,十几个腰间佩刀的武官出现在众人面前。
大笑声渐渐泯灭,这些士子除了个别家境贫寒的之外,大都认出了这些人。
如苏州太仓王世懋、松江华亭潘允端、杨铨都是官宦人家子弟,当然知道为首那人是身着飞鱼服,腰胯绣春刀。
“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