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师爷缓步走过来劝道:“担得起,克平也算科场前辈嘛。”
“周先生这是打我嘴呢!”董邦政嗔道:“人家是松江案首,别说举人了,就是二甲进士也是十拿九稳的。”
一阵寒暄后,看着董邦政熟练的翻身上马挥手作别,钱渊忍不住低声向周师爷问个仔细。
苏松海防道佥事这是个文官,而吴淞副总兵却是武职,董邦政应该是有功名的,这实在让钱渊百思不得其解。
听周师爷解释后,钱渊这才明白,董邦政出身官宦世家,其父祖都是进士出身,但他自己乡试三次不中,取入副榜被送往国子监,做了一名贡生。
理论上,贡生是可以做官的,得益于父祖人脉,董邦政被任命为六合知县,对境内盗匪抚剿并重,多得赞誉,升任苏松海防道佥事后又大展身手。
俞大猷兵败嘉兴,金山卫被毁,是董邦政一人撑起了松江,在如此紧急的状态下,朝廷才会让其担任新设立的吴淞副总兵,造成文臣担任武职的古怪现状。
“别看克平科场出身,但骑射俱精,长于兵法,极有胆气。”周师爷领着钱渊入府,口里不停道:“这次他是为上海县城墙而来。”
“噢噢,晚辈知道,上海城墙有一段被倭寇推倒。”
“大约四十丈左右,想要修建就得有银子,可是……”周师爷苦笑着两手一摊。
钱渊闭上了嘴巴。
周师爷迟疑片刻继续说:“据说展才在崇德县……”
“周先生,城墙修建好,董克平有把握取得一场大捷?”
周师爷愕然不语。
钱渊脚步不停,继续说:“至少也要斩首近千,报上去近两千呢。”
崇德大捷报上去的就是斩首近两千。
周师爷安静下来了。
钱渊不屑的撇撇嘴,一个多月前自己以纵兵洗城为挟逼着崇德县大户出银子,那是死里求活,要不是后来勉强夸口成一场大捷,自个儿加上俞大猷、卢斌不被士林骂死才怪。
俞大猷自然是不肯的,董邦政自然是不敢的,这个周师爷想让老子来背锅……钱渊自然是敬谢不敏。
聂豹心情不好,非常不好。
时隔数十年重返松江,一路眼见旧地生灵涂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状,自然心情不会好。
但聂豹心情不好还有其他原因。
嘉靖帝放自己南下督战是聂豹预料之外的事,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嘉靖帝给自己划出了非常明确的区域,松江府或苏州府,而放赵文华去了浙江。
虽然早就打定主意不会去杭州干扰张经的全盘指挥,但聂豹很失望,失望于张经居然特地来苏州相会……这言下之意就是,你别来杭州。
这是张经的弱点,他性烈如火却又稍显量窄。
于是聂豹决定驻扎在苏州府,但很可惜,苏州知府尚维持和实际领军的同知任环都很不欢迎他。
原因很简单,任环太湖三败,聂豹曾经起意将其调离,让常州兵备道副使王崇古顶替,这种事并不是什么机密,任环早就知道了。
而聂豹曾经担任过苏州知府,名望很高,尚维持怎么可能接受聂豹驻扎苏州。
偏偏聂豹这个人属于那种愿意牺牲个人顾全大局的圣母型人物,于是,他重返松江府,并选择了陶宅镇作为临时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