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家宅院前后内外忙的一塌糊涂,到处都听得见大声呼唤,时不时传来重物落地声。
族人在拐角处小心翼翼探头看过去,钱家宅子门口站着两排护院,身披软甲,腰胯长刀,神情肃穆让人不敢上前。
不过,状元巷热闹的不仅仅只有这一家。
张三竖着耳朵仔细听隔壁的闹声,笑道:“这是第七家了。”
“你手脚不利索,耳朵倒是好使。”杨文嘿嘿笑道:“跟少爷那条大黄狗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
“会不会说人话!”张三横眉竖目,“要不要我把你那肚兜的事儿传传?”
“你敢!”杨文登时红了脸,在崇德县城头拼死杀倭的间隙,张三瞄见他从怀里掏出一个肚兜放在鼻子前……
隔壁的喧哗声越来越响了,听见一个妇人尖声尖气道:“那秘方肯祖上传下来,当然是咱们长房的!”
“就是,还没让他把秘方还回来呢!”
“不过就是让他家出点银子罢了,真不知好歹,三伯您说呢?”
坐在那都颤颤巍巍的老头儿拄着拐杖,眼中精光四射,“渊哥儿这不对,都是族人,闹开了……华亭钱氏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三伯是华亭钱氏的族老,也是如今辈分最高的,虽然不是族长,但对族内各事都有裁断之权,这话一出,众人都松了口气。
“是啊,和他祖父一个德行!”
“当初就说了,干脆从族谱除名,三伯当年太心慈手软了。”
“不不不……三伯当年做的对。”一个中年人一边说一边挤眉弄眼。
“噢噢,对对,那秘方……呜呜呜……”
中年人捂着这厮的嘴,朝隔壁指了指,“都小声点,那帮人据说手上都是有人命的……”
“怕什么!”一个年岁稍微轻点的族人不屑笑道:“敢对族人动刀动枪,天下人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这倒是。”
“说的对。”
后世强调的是家,这个时代强调的是族。
家族的分量不是后世人所能想象的,族人不可亲,何况乎外人?
和族人不睦,往往得到的评价都不高。
这一些细节钱渊前世就知道,可惜他穿越而来,只感受到家的温暖,从未感受到族……不,在丧礼上,他看到了族人的冷漠、失礼、不屑。
所以,在钱渊的心里,只有家,没有族。
钱渊前世并没有听说过陶宅镇这个地方,不过他大致估算了下,大概是在奉贤区,或许曾经路过。
如今的上海远不能和后世相比,除了华亭县、上海县之外,也就几条河流两岸有些还算繁华的小镇,大部分地方都荒无人烟,前几年倒是新设立了青浦镇,但就在去年又撤销了。
这其中,陶宅镇是最为繁华的一处,因位于陶溪和黄浦江的交汇处,水运发达,元朝时期就客商云集,遂趋兴盛,如今更被视为苏松地区沿海要镇。
当然了,几个月前倭寇大规模侵袭松江,没有城墙保护的陶宅镇没能逃过这一劫,钱渊漫步在陶溪岸边的青石板上,放眼望去处处可见残砖破瓦。
“可惜了。”杨文看钱渊视线落在半边墙都被推倒的小屋上,低声嘀咕道:“老刘家的馄饨挺有名气的,去年从嘉定回程还吃了回。”
钱渊沉默片刻后继续向前走,苏州、嘉兴、松江、通州,类似的场景几乎遍地都是,常年安享太平的东南沿海除了正式城池外,很少有如北方边境的城墙护卫,所以根本无力抵抗倭寇的侵袭,至少如陶宅镇这样的小镇没有这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