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赫地抬起了头,本已干涩又布满血丝的双眸控制不住的闪烁过一道转瞵即逝的光,充满了难以置信。
几乎一瞬间,男孩本能的伸手抢夺过碗,捧在手里狼吞虎咽地喝起来,像是一头饥饿的野狼。
“别急,慢慢喝,后面还有呢!”
姜澜看着面前这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双眸中闪过一丝心疼,又伸手给他盛了一碗稀粥。
男孩一边疯狂的吞食,一边抽泣的流着眼泪,泪水混杂着稀粥一起被他咬进肚子里,他自言自语般地低声道了几声“谢谢”“谢谢”可惜没有人听到。
“珠儿,你把粥给大家分发一下吧!”
姜澜手里端着粥走向下一个难民,向后面的侍女吩咐道。
整个难民窟仿佛一下子炸开,周围的难民疯狂拥挤过来,黑压压的一片,看着有些许的壮观。
她是神吗?
男孩怔怔望着她的身影,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荒谬的想法。
珠儿瞬间就被周围的难民包围住,急急忙忙地道:“你们都有份,别急,虽然粥稀了些。”。
再看着面前的难民,要么是狼吞虎咽般地喝完手里捧着的稀粥,然后眼巴巴地看着木桶里的粥,要么是捧着手中的第二碗稀粥,犹如捧着美味佳肴般,一点点小心翼翼地喝着,唯恐暍完了一样。心情不可控制抑郁了些许。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某些往事,更是难以压制的难受了,眨了眨微微泛红的双眼。
感激说道:“谢谢姑娘。”
珠儿把手上的勺子放到了木桶里,摇了摇头,有几分与有荣焉地道:“不用谢,是我家小姐吩咐我这么做的。”
“你家小姐真是大善人啊。”
一个个跪在地上老泪纵横说道。
像他们这种亡国的难民,清华县距离秦国咸阳较远,秦国开战之前,在版图中属于边陲县城,除了士兵们偶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去料理一两个混入人群进入县城里的难民之外,也别妄想有人明目张胆地对难民施以援手了谁也知道这也难民是从哪儿来的。百姓们都不想惹得自己一身腥,而且在百姓们看来,难民看多了也就麻木了,几乎没有人愿意靠近,更别说布粥了,却没想到这位姑娘的小姐是如此心善之人。
珠儿把别人对自家小姐的感激好不谦虚地收了下来,得意的说道:“哼!那当然,我家小姐可是全天下最善良的人。”
在一片感恩戴德的赞叹声中,姜澜无奈的笑了笑,又舀了一碗粥给难民后,忽然抬起头,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
当姜澜走到他的身边,见到他的全貌后,惊讶的说道:“谢大人,你怎么来了?”
听到姜澜的声音,谢必安明显在原地愣了一下,尴尬说道:“那个……我听苏老板说,你在这边给难民施粥,我有点不放心,所以就过来看看。”
姜澜把手中的勺子放回木桶中,微微欠身说道:“让谢大人费心了。”
“不费心,不费心。”
几番施粥下来,姜澜的脸庞被热汗蒸得微红粉嫩,此时谢必安见这番模样,目光却不敢直视,以至于表情略带紧张,整张脸都挤在了一起,即便他是铁血刚正的上司大人,他还是感到了深深的无奈和耻辱,木讷和保守却让他再表达不出更多感情了。
谢必安把视线转移到另一边,看着面前人口密集的难民,眉头轻皱:“这几天流落到秦国的难民越来越多了。”
姜澜的神情颇有所动,怅然叹道:“可不是吗?战争中受苦的永远是百姓。”
“秦国前些年打了两次仗,死了十多万士兵,多少老妇没了儿子,多少女子没了夫君!前年遭了旱灾,粮食本就歉收,再加上战争耗费,又频频招兵买马,像这样流落到各国的难民还不知道有多少。”谢必安正色说道:“姜澜姑娘,我知道你心地善良,可是收容难民,开仓放粮,本应该是朝廷做的事情,姜澜姑娘帮得了他们一时,却帮不了他们一世。”
“谢大人说的这些,姜澜何尝又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