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有些不舍地看着师父上了山,这才和洛安忆、可乐一起进了小山林。</p>
三个人走到小山林的尽头,就看到果然有三匹骏马拴在三棵不同的树下,在悠闲地吃着草。</p>
洛安忆惊喜道,“宁安你师父可真有本事,难道他一开始就算准了,我们有三个人?”</p>
宁安很自豪地点了点头,“肯定的,我师父的占卜术也是天下第一,他这个人从不张扬。现在你相信我,师父很厉害了吧?”</p>
“嗯,确实很厉害,不过我有一点不明白,既然你师父这么厉害,为什么不直接干死宋老狗?”洛安忆问。</p>
宁安走到一匹红色的骏马跟前,解开了缰绳说道,“他老人家说现在没什么实力,打败宋老狗。毕竟他是我父亲的大内总管,不是说杀就能够杀得了的,还有师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时机很重要,有些事情时机未到就算是做了,也不一定得到好的结果。宋哲远虽然可恶,但他却可以牵制朝廷中一些软弱的主和派。”</p>
“朝廷现在是不是分帮拉派很严重?”洛安忆对这方面的事情没什么研究。</p>
宁安叹道,“我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我知道自从前年边疆之战,这朝廷上就一直分主和派和主战派,两大帮派时常会因为边境问题争吵不休。我本人最讨厌主和派的软弱,他们只会一味的要求父皇退让,然后赔款。明明我们什么都没有做错,为什么要退让要赔款?可那些软弱的家伙又是当朝很重要的文官,他们虽然胆小怕事,但在一些国家治理方面还是很有办法的。父皇当然不可能采取他们主和的方式方法,但在一些治理方面还是很需要他们的方法。”</p>
“这就是了,朝廷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全才,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有的人很聪明,但是却很胆小,而有的人胆大包天却没有头脑。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宋哲远这个人是一个很好的对手。只不过他若是强大起来的话,对朝廷而言势必会是一个威胁。”洛安忆说道。</p>
“就是呀,所以我师父说时机很重要,现在不是除掉他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两年边疆实在不稳定,他若是倒下的话,那些主和派就会掌握了话语权,从而控制朝廷决议权,如此想来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宁安叹道,“这老贼大概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处处抓紧时间想要除掉我。”</p>
洛安忆有些纳闷:“就算那些主和派掌握了话语权,但是他们也不会替你父皇做决定吧,你父皇想要打仗就打,他若是不想打的话就不打呗,为什么非要听他们的话呢?难道他们还要操控你父亲?”</p>
“当然不是了,你不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燕云的国法就是皇帝不能全权决定一件事,拥有话语权的一方就拥有了一大半的决策权,一部诏书的颁布,需要全部文武大臣的同意才能够过审,最终发话的并不全是我父皇。我父皇一旦做了一个决定,也要听大臣的意见,十成里如果有八成人同意这个决定才能够实施,否则就作废了。”宁安解释道。</p>
洛安忆叹道,“原来这皇帝做的也够憋屈的,自己竟然不能够决定一件事情。难道说每一件事情都要听从那些大臣们的意见吗?这样多没意思。”</p>
“也不是每件事情都要听从他们的意见,像私生活方面就不需要过问。只有国家大事才必须要听从大臣们的意见。”</p>
洛安忆又有些不理解地问,“宋哲远不是大内总管吗?难道他也算文武大臣?”</p>
“严格来说他不算文武大臣,但他是辅佐重臣。祖父过世的时候,曾当着众位大臣的面,封宋哲远为辅佐重臣。因为在很早之前,宋哲远跟着我祖父的时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精通天文地理,文韬武略,而且为人也相当稳重,如果他不是内侍,也会成为一名很重要的文臣。只可惜就因为他身体残缺,无法担任很重要的职责。可是我祖父不是一个古板的人,他没有因为宋哲远的残缺,而不重用他。反而常常听从他的很多意见,有些事情也经常让他参与进来。”宁安再次叹了口气,“那个时候的宋哲远,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所以我祖父才会在过世的时候拉着父亲的手,把他交到了宋哲远的手上,并且告诫他一定要好好的辅佐我的父皇。”</p>
“这么说来,这个家伙是在中途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才性情大变的?既然他转了性情,那为什么皇帝还是如此的信任他?”洛安忆问。</p>
宁安摇了摇头,“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其实这么多年我师父也在研究他为什么和过去不太一样了。我甚至怀疑他是被人夺舍的躯壳,不过师父说他算过并没有算到这一点。”</p>
两个人在说这些的时候可乐一直站在一旁静静的倾听,他也恍惚之间觉得自己认识的梨花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