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菜上完,两个人就到了。韩童将三个人做了介绍,然后分别入座。韩松和姐姐不同,戴着金丝边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的。
而李峰一看就是相当的精明,一个市侩的商人形象。人长的还是不错,但就是太圆滑,属于小金豆子不吃亏的那种。他的目光总看姐弟二人的脸色行事。
韩童首先开囗,“今天约你俩来,都是和长远有关的事情。一是明天电大就要开课,不知韩松给办的咋样,要是搞砸了唯你是问。
二是李峰和长远的事,长远总往报社投稿件,一次也就千八块钱,也太吃亏了。我合计你是卖书的,长远是写的,能不能你俩合作。
正好他的手中有一部长篇的手稿。你放心文笔决对够用,不是我干儿子我就捧着说,最近石油报连载的,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李峰忙说:“童姐,你这话就太见外了,信不着谁还信不着你吗,你推荐的人肯定差不了,拿来我看看”。
刘长远是懂得规矩的,没有将目录和整本都给他,而是拿出前面的几个小章节,递给李峰让他给审阅一下。
李峰见递过来的几个章节,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说道:“文章的确写的不错,故事情节和内容也十分新颖,是深受文艺青年追捧的题材。
从长远给我的这些素材,就知道以前接触过书商,童姐和小松也不是外人,咱一切得按规矩办,我是书商取利的时候,也要承担一定风险。
咱们还是按行规来,刚开始我也不知道销量咋样,就先给长远百分之三十的分成,等以后有了名气书籍热卖,咱们再继续签约,然后再商定分成事宜”。
刘长远觉得这样也合理,一本书一签,以后觉得分成太低,可以找别的书商合作,并不象其他人,以年限签约那就亏大了,还要求每个章节多少字,一年要写多少作品。
他看了一眼干妈韩童,意思是请示一下她的意见,只见她也是点了点头,也认可了李峰的看法。李峰的合同分不同样本,拿出刚才谈的样本合同,在饭桌上双方签了约。
这时的菜也上齐,韩童和李峰谈完,又看了一眼弟弟韩松,可见这个弟弟是很惧怕这个姐姐的,见姐姐眼神过来,忙对她一笑。
扶了一下眼镜才说道:“我的老姐,别用这种眼光看我,你说的事什么时候掉过链子,都给长远报上名了。
困难补助问题有些难办,他必须得是油田户口,还得是单亲家庭,如果符合这个条件,下午就能申报成功”。
他刚说完,刘长远就把户口本递到他眼前,韩松看了一眼,真是一阵无语,刚才自己所说的,简直就是为刘长远量身定做的。
韩童抢过户囗本也看了一眼,眼睛眯缝着对刘长远说:“这张锦凤还真迅速,把户口都给你办好了,你小子也不告诉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