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中午12点栾庸登上了前往月球的飞船。当然,与他同行的还有仍然昏迷的孔秋月和负责护送他们的栾家护卫。
孔秋月受到的心理暗示是和施术者长期接触有关的,远离了北方军事学院、远离了伦敦地下城,孔秋月的病症自然就会好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孔家急于将还在医疗舱的孔秋月接回月球。
其实就连孔秋月他都有些不放心,每每看到盛放孔秋月的医疗舱,栾庸都会想起她昨晚拿着铁钎向自己攻击的样子。
但听医生说对方还要在医疗舱里呆上两三天的时间,栾庸终于还是同意了一同前往月球。
这是栾庸生平以来第一次进行星际之间的旅行,所以飞船在穿过大气层时的振动,还是给栾庸带来了些许的不安。
当飞船的观察窗中大气层的迷雾逐渐消失时,整个星球出现在了窗口的下方。那并不是栾庸想象中的那样是一颗完整的蔚蓝色星球,也不是教科书上那种蓝色背景上涂抹着螺旋形白色风暴的星球,而是一个大半颗星球被白色冰封的星球。
从历史书上的对比图中,栾庸知道,南极和北极冰川在那次战争后扩大了两倍,地表的昼夜的平均温度差也扩大了近三倍。
地表的气候突变扼杀了森林存活所需要的生态环境,然而这些森林特别是阔叶林的消失以及随着地表环境变化消失的地表淡水,使得地表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这导致了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
据说这些都是地球恢复生态平衡之前所需要经历的阵痛。随着高温期将冰川融化的速度大于冰川重新凝结的温度,地表水将扩大,水蒸气将不断增加,这将为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重新找到一个平衡点。
可人类似乎并没有等下去的意思,在少数地表陆地以及海面上建立了陆地城和天空城,这些城市通过喷洒地下水的方式控制城市及周边区域的温度变化,人工为地球生态变化的流程进行强行提速。
这些功能性城市虽然可以享受到存粹的阳光,但是受光辐射的影响,人的皮肤都会略微发黑,所以真正的区域中心型城市,纷纷建立在地下及浅海的海底,这样在大气层重新恢复厚度后,下降的海平面将会把这些城市显露出来,而真正建立了区域交通系统的相对高程便是在这个位置,正好服务于这些传统的中心城市。
而现在,栾庸看不见那些人类想像中的城市网络,他能够从窗口看到的只有在冰封的海面上一簇簇零星的人类天空城市和陆地城市。
“原来地球在天空中看上去会是竟然这样的凄凉”栾庸唏嘘到。
“你看到的还只是冻海期结束时的景象,若是在冻海期的中期,你能看到的一半的蔚蓝色也将变成白色。”
一旁美丽的空乘服务人员急忙耐心的解释道,经常来往于地球、月球及火星之间,对这些变化也是十分熟悉,所以话语间也没有那么多的感慨。反倒是对于眼前这位尊贵的乘客,她表现出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两个星球接近的后果不只是在表面上的一些变化,更大的变化体现在重力上,地球的重力下降、而月球的重力却得到了提升。
据说在星元231举办的复兴后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记录都被革新了一个遍,人类的平均身高也增长了15公分。而在一些地磁特殊的区域,还出现了类似浮岛一样的东西,只不过这些浮岛受月球的影响比较大,所以高度经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使得人类的城市也建设在距离这些浮岛比较远的区域,更是没有一个城市选择在浮岛上建设。
相反,月球上的重力却比之前增加了很多,原先一个大跳就能跳出十几米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可这样反而更加适应人类对它的开发和研究,所以在原先的月球前进基地的基础上,一系列大型城市在月球上建设完成。
皓月城便是由早期前进基地改造形成的月球特大城市之一。这里不但是月球远地区域的中心城市,也是早期月球前进基地中最大的太空军事基地。
当栾庸走出皓月城的空港时,几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空港出口的接站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