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她内心对丁迪的排斥,经过刚才的对话,已经消除殆尽,她想假如能做成朋友,也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受到念雅的夸赞,丁迪心里一阵窃喜,最起码他们不用再像以前那般拘谨,也不会再出现尴尬的场面。原先,他们就算面对面坐着,距离只隔一尺,但交流起来相差甚远;现在,从彼此的欢笑声中能反馈出来,他们的友谊递进了一步。
这餐饭两个人谈笑风生,俨然一对多年好友。稍后,丁迪在征求念雅的同意后,共赴下一场节目。
当念雅来到目的地,一看到大门外的海报,仰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绽放出春天般的璀璨笑容,激动地说:“哇塞!想不到在小城市里也能看到话剧!”
“呵呵!”丁迪看着她开心的模样,笑了笑,他在心里留给她的位置也越来越大。
“怪不得你连半点消息都不肯透露给我,原来藏了那么大个惊喜呀!”念雅调皮地指着丁迪说。
“说了结果,最多是欢喜,不说却有惊喜。”丁迪看着她,含情脉脉地说。
念雅面对那双勾魂的眼神,浑身打了个激灵,急忙避开。她看看海报内容,高兴地说:“不管是欢喜还是惊喜,首先要感谢你的入场券。”
原来,念雅早年留学英伦期间,迷上了话剧。她感觉到话剧的魅力,可以通过话剧、通过这方小小的舞台,表达出尘世间的悲欢离合,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话剧不需要复杂的布景和夸张的妆容,只需要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甚至独白,就能给观众带来酣畅淋漓的视觉感官和心灵的冲击,这也是她热爱它的缘由。
回国之后,她仿佛也跟话剧作了告别,国内喜欢话剧的人不多,市场也不大,演出自然不多。何况,高雅的话剧基本就在一、二线的大城市里会有,看一次较费周折,因此,她的热情逐渐淡却下来。这次能够在家门口看一回正宗的英式话剧,可想而知,她的内心多么激动。
“你我之间就不说客套话了,时间差不多到了,一起进去吧。”丁迪温柔地说。
念雅乖巧地点点头。顺着人流,他俩检票入馆,在人多拥挤的检票口,丁迪可能出于保护她的缘由,顺势把手搭在念雅的臂膀处。他的举动令她一惊,马上巧妙地躲避开,如此一来,丁迪识趣地再也不敢有别的动作了。
可能,话剧对这个城市的人有些神秘感,或许宣传中的英伦范比较吸引眼球,反正晚上过来欣赏话剧的人,不管是打酱油的或者是尝鲜的,爆满了整座场馆,座无虚席。
当晚的话剧演绎的主题是爱情,讲述了两位来自不同信仰种族的少男少女,冲破了一切阻碍,殉情在了一起,结局非常悲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让在座的许多人几度潸然泪下,剧终后,看懂的和似懂非懂的人,无一例外地站起来,对演员们报以热烈持久的掌声。
出了场馆,看着念雅双目盈泪,丁迪抽出一张纸巾递给她,心疼地问:“怎么样,还好吧?”
“晚上的演出实在太精彩了,是我入戏太深了。”念雅低着头擦着眼泪。
“喜欢就好!刚开始我还担心我的安排不够精彩呢。”丁迪又递上一张纸巾。
“我可是话剧的忠实粉丝!读大学时还参加过学校的话剧团,它是我整个求学时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热爱话剧。夸张点说,就是我的生命已经被它彻底地渲染了。”
丁迪在汪瑞芳那里得知了念雅的爱好,可没有想到她会迷恋到这种狂热的程度,他马上说:“假如你愿意,我会经常陪你去看话剧。”
“好啊!”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对念雅而言,就看话剧一事,不存在着非要跟谁去看演出。只要熟悉的人带她去追剧,她便欣然前往,她不需要找对的人,只需要做对的事。
“百里小姐?”在念雅的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女人的声音。
念雅转过头一看,此人似曾相识,一时回忆不起来,便愣了愣。
“百里小姐,您好啊!我是喻婧,还有印象吗?”喻婧刚开始怕认错人,所以试探性地打了一声招呼。
念雅瞬间回想起来,淡淡一笑:“喻小姐,你好。”
“真巧,能在这里碰见您,看来百里小姐也喜欢话剧哦。”喻婧甜甜一笑。
“对啊,真巧。”念雅撩撩被风吹散的刘海,心里骤然紧张起来。
“那我就不打扰您了,有机会再见。”喻婧说完,又打量了站在念雅身边的丁迪,一脸疑惑地走了。
念雅捕捉到了喻婧微妙的表情,突然感觉到百口难辩。虽然喻婧跟她只算一面之缘,她犯不着跟她解释什么,但她心里总感到一丝不安。待喻婧走后,她马上跟丁迪告辞,匆匆忙忙离开。今晚,她原本很乐意接受丁迪这个朋友,但戏剧性的遭遇后,她由开心变成了担心,最后又演变成对今晚之约的无限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