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了很久,伯父才开口:“这玉佛上和这纸上确实是同一种文字,而且内容也一样。”
“这还用您说,我也知道。”我心说。
伯父接着说道:“这是古西夏的文字,虽然不十分常见,但也并不是特别罕见。”
我和张萌竖着耳朵听着。
“但有一件事情非常奇怪。”伯父说到这儿又皱起了眉头。
“什么奇怪?”我和张萌几乎异口同声地问。
“我先给你们讲一下西夏文字的历史和文字的构成。”伯父并没有回答我们的疑问,而是介绍起了西夏文字:“公元1038年,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党项民族英雄李元昊建立了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回鹘等多民族在内的封建王国,自称‘大白高国’,因其地处祖国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夏’,首都为兴庆府,也就是今天的银川市。李元昊建国后,实行了一系列强化民族意识的措施,在他的倡导下,由大臣野利仁荣主持创制了记录党项语言的西夏文字,共六千多字。”
我心说:“您讲课讲习惯了吧,跑这儿给我们上课来了。”但也不好意思打断,边继续听,边端起张萌倒的热水喝着。
“西夏文字创制后被作为‘国字’推行,因此在西夏国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西夏文的创制参照了汉字创制的‘六书’理论,采用合成法进行造字,先创造了一些文字元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字根或母字,然后再用合成法繁衍出更多的西夏字。在西夏文中,除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直接采用文字元素创字外,绝大部分是合成造字。包括会意、音意、对称、互换、反切、长音六种合成法。”
张萌实在忍不住了,在旁边插嘴道:“爸,这些不用讲了,讲了我们也听不懂,您就直接说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有什么奇怪的吧。”
伯父说道:“好吧,简单的说,这个玉佛和那张纸上是使用互换合成法和反切合成法写的西夏字,翻译成汉语只有三个字---郭、向、东。”
“噗!”当我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一口水差点喷了张萌一脸,因为我的大名就是“郭向东”!
张萌听完也差点出溜到椅子底下。
“什么?”张萌睁大了眼睛:“老爹,您没弄错吧?”
“不会错,我研究这些一辈子了,肯定是这三个字,我看到后也感到非常诧异。”伯父回答道。
张萌又转过头上下打量了我五百多眼:“东子,没看出来呀,您原来是穿越过来的,还那么受古代人民的爱戴,把名字刻在了玉佛上,传承千年,您难不成是千年老妖吧?”
“别胡扯。”我说道:“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奥秘。伯父,听说您平常也很喜欢古玩字画,对这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请您帮我看看这玉佛上的字会不会是现代才刻上去的,与玉佛不是同一个年代。”
“我起初也这么怀疑,但仔细看了这玉佛的雕工、手法,以及这上面文字的刻纹,虽然我不是专业搞文物研究的,但很明显,玉佛上的文字和这玉佛是同一时期雕刻的确定无疑,从玉佛的造型和玉的沁色上看,也是西夏时期的文物,这一点也肯定没有问题。”伯父皱着眉头说道。
听完我就傻眼了,我辞了工作没事干在胡同里闲溜达,正好碰见个老郭和我搭话,向我推销这个玉佛,听他忽悠一通我就鬼使神差的买了下来,拿到古玩店鉴定说是真东西,古玩店老板要花三十万买这玉佛,我估计这东西很值钱就没卖,出门时老板的表情很奇怪,后来等了老郭好几天,他没拿剩下的钱就消失了,最近才突然想起这玉佛上的字好像和十几年前失踪的表哥给我的纸上写的字很像,找到那纸一对照,居然是一模一样的字,拿到张萌的父亲这儿来看,这玉佛上写的竟然是我的名字!并且这字是一千年前刻上去的!真他妈邪门了,这么多巧事怎么都让我碰到了,我买彩票怎么没这么准过?
难道一千年前有人预测了这一切和我开了个玩笑?那这孙子也太有幽默感了吧?我百思不得其解。
还是张萌提醒了我:“我看这事儿的关键就在那个‘老郭’身上,东子,你不是说他给你留了个地址吗?找到这孙子暴捶一通问一下不就清楚了嘛。”
对呀,还是张萌脑子好使,我怎么没想到,一定得找到这个老郭问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