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对视一眼后!
“洛阳,心意六合拳严斌,请赐教”说完拱手相向。
心意六合拳又称守洞尘技,顾名思义,由于此拳术是由心生意,又由意传化为拳招,故又名心意拳。
心意拳相传为明末清初的武术家姬际可所创的,由于外族入主中原,当时的际可便产生了强烈的反清思想,后来到了少林寺后,因武术精湛,便留在那教学,居留期间又对明朝盛行于少林的五行拳深入研究。
后有一天忽见两鸡相斗,便遂悟其理而创了心意六合。
所以五行拳是六合心意拳中的五个大纲,是以性能和作用取意的,而不是象形以练习的。
所有五行拳的形,是根据人体生理自然,配合人体内脏各部机能,互相制约,互相促进,而不可须臾失调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内部各脏的机能,在不断的运动中,阴阳得以相对平衡,即动态平衡,身体就会健康,技艺也能达到上乘。
在修习心意拳的时候,有“外三合”和“内三合”的要求。所谓“外三合”是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是身体各部分在运拳时都要互相配合的;而“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即是要内心的心情与拳招、力度等合一,方可发挥出威力。
心意拳的演练路线是以直进直退为主,步法着重稳健坚实。
心意拳的十大形是模仿龙、虎、马、猴、鸡、鹞、燕、蛇、熊、鹰的扑击、穿侧、捕食、闪躲等动作,具有明显的攻守意识,每一形皆有其独特含意的。
在招式方面多为单式,而套路仅四把捶一套,也有后人心得所创的二把半。
而严斌摆出的姿势正是其中的龙形,而且脚步点地时,有轻微的震动至地面传到陆鸣脚下。
陆鸣很清楚这是什么原因,这是身体被拉长后,产生弹性的表现,也就是说严斌的外三合达到了圆满境界。
这时,严斌对着陆鸣友善一笑,双手形成的龙嘴晃了晃,随即双脚一分,直接就冲了过来,到了身前用出龙形直击陆鸣的面门。
陆鸣稍稍侧身就将这一招躲了过去,他一转身右臂瞬时力,成下劈状就向严斌压了下去。
严斌毅然不惧,他手臂微抬迎了上去,同时右手从下面钻了上来陆鸣的手与严斌的手臂撞到了一起,“砰”的一声,两个人有了第一次接触。
不过严斌的后招还没完,左手随后而至,打在了陆鸣的胸口,这一拳来的毫无征兆,绕是陆鸣也没看清,是什么时候出的手。
这拳使得和通背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不管是力道还是出手速度,还是防御,都不在一个层面。
也难怪粘杆处给出的资料会显示,六合拳才是他的拿手拳法。
两个人这一招之后都向后退了两步,陆鸣第一次感受到六合拳的内劲,铁布衫还没练到能保护内腹的程度,从里到外隐隐有疼痛传了出来,虽然不大,却如泉水般连绵不绝。
严斌正在用手揉着手臂,这一拳实实在在的击在了他的小臂之上,他大笑一声道:“好拳!”
此时两人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陆鸣很欣赏他的为人,严斌同样欣赏陆鸣的胆气。
纵使如此,战斗仍然要继续
接着严斌又窜了上来,离陆鸣不到一米处突然出手就是龙形。
龙形是以意导形,攻守合一,沉踭落膊,气沉丹田,三尖相对,三力相通的传统南派拳术。既有拳出生风,刚劲暴烈的凶猛,又有松沉缠黐、抖弹冷脆的内劲。
这拳的破空声震的陆鸣耳朵发麻,心知面对龙形不能退。
于是陆鸣不退反进,他向前迎着严斌的龙拳,突然出手一推,紧接就与他身形相错,就在这一刹那,一改常态,转身就是一记回旋踢,出脚如电,大有雷霆万均之势。
这一脚已经属于高抬腿了,违背了八极拳脚不过膝的打法,但却也是神来之笔,在对方视野盲区,抛弃旧观念,大胆出手,可见陆鸣有多大胆。
严斌躲闪不及,这一脚正正好好踢在了他的背上,一口血就喷了出来!他神色大变,强忍着疼痛转身提步又打出了龙形。
在如此近距离下陆鸣心知躲不开,不过他艺高人胆大,脚尖一点,身形飞退,左手迅出手,退步横拳,这明显是在搏命!
两拳相遇,在这一瞬间,陆鸣突然由内而外力,瞬间抖动,全身劲力由心而发。
严斌就像打出的炮弹一样,倒飞了出去,出拳的那只手承受不住力道,再次传来咔嚓声,这次可不是骨折,而是骨裂。
这还是只使用了六成力道的缘故,要不是看严斌顺眼,也许真的会废了他。
看了看在那挣扎的严斌,此时已经不能出手了,胜败分明,因此他径直走向戚千雁。
还不待他出手,倒地的严斌不知什么时候爬到陆鸣身侧,用仅剩的一只手抓住他的脚腕,想要阻挡他前行。
“值得吗?”陆鸣皱眉说道。
“没有什么值不值得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严斌有气无力的说道。
从脚腕处传来的力道让陆鸣感受到了他的坚定,现在陆鸣有些犹豫了。
他很想杀戚千雁,可是他不想杀严斌,此人给他的映像很深刻,如果不是在这种情况下,陆鸣愿意和他交朋友。
看了看周围,陆鸣也知道这不是杀戚千雁的好时候,尤其是加油的小姑娘,祈求的眼神更是令人动容,更何况众目睽睽之下杀人,会很麻烦。
再三考虑之后陆鸣决定今天放过戚千雁,走到牌匾下方,用力一跃,一个倒挂金钟将牌匾踢碎。
拿起朝阳武馆的牌匾大步走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