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杆处其实就是雍正皇帝的耳目,是直接隶属于雍正的情报机构,同时也是一个刺客机构。
专门为雍正皇帝处理见不得光的事情,他相当于朱元璋的锦衣卫,明朝中后期的东西两厂,论其实质就是一个特务机关。
粘杆处初设于雍正潜邸之时,当时九龙夺嫡,各方势力在隔空较量,雍正为了准确的了解到各个皇子的实力。
于是在自己的家奴和江湖上挑选武艺高强和机灵的人成立了粘杆处,一方面是用来打探消息,另一方面就是做梁上君子,为雍正消灭异己。
历代帝王手中都有一支神秘部队,他们成立初期是为了帮助自己主人夺得皇位,在成事后主要工作就是巡视大江南北,让皇帝了解各地官员状况,以免大臣之间相互勾结串通,蒙蔽自己,粘杆处成立对雍正起了不小的作用,是他的得力助手。
但是粘杆处后期大力帮助皇帝清洗异己,制造了不少的惨案,一直持续到乾隆时期,依旧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直到嘉庆皇帝登基后,粘杆处因受到和珅案的牵连,粘杆处被废除。
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存在了七十余年的特务机关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其实它们保留了一支在李卫家族手上,李氏家族为了保住这支粘杆处,抹去这支部队所有的信息,将队伍隐藏在民间才得以幸存。
其后这个组织在民国时期再次爆发出火花来,不管是“军统”还是当时的地下组织、洪门,背后都有他们的身影。
打开手机地图,输入有间杂货铺,半个小时后陆鸣已站在了杂货铺的门前。
这是他第二次到粘杆处,第一次是咨询木钗以及胖子三人的情报,这一次他来调查沈昊阳的下落。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货架,以及各式各样的货物,进门的右手边有一张书桌,书桌上摆着一套精美的茶具,老板正坐在桌前喝茶。
店老板是位留着八字胡的中年人,看了看老板,陆鸣对着老板说道“我想喝杯茶”老板闻言一愣,手一伸“请便”。
陆鸣拿起两只茶碗将其并列,而后端起其中之一,口中道“双龙戏水喜洋洋,好比韩信访张良。”
老板闻言端起另一杯回复道:“今日兄弟来相会,暂把此茶作商量”
陆鸣与老板二人口中所吟的瑶诀是民间组织惯用的茶阵,陆鸣将两只茶碗并列,就是茶阵中的双龙吸水。
茶阵始于明朝,兴于清朝,是当时志在“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将它作为交头隐语,曾盛极一时。
后由洪门发扬光大,茶阵,一般分为步阵、破阵和吟诗三个步骤。
第一步,由主人用茶杯摆出阵形,斟上茶水,是为布阵。
第二步,由客人移茶、饮茶,破坏阵形,重组阵形,完成破阵。在这其中又分为武解和文解,武解需要按照破坏、重组、等阵型走,文解则不同只需用手端起,吟诗即可。
第三步,由客人吟出与茶阵相对应的诗句,完成对茶阵的最后一步,准确无误者通关。
“先生所需物品店内暂时没有,先生若是不嫌麻烦,可以跟着我去仓库”说完带头向杂货铺后门走去。
走出门后老板递过一条黑布,这是用来遮眼睛的,陆鸣心领神会,自己蒙住双眼,手中接过老板递过的木棍,由其牵引向前走去,路途上有潮湿的味道,像是地下室,也有土腥味,甚至还有令人作呕的臭味。
被蒙住眼睛的这段路程,就感觉像是经过了无数地方。
大概走了四十分钟左右,二人停下脚步,一阵轻微的“吱吱”声后,陆鸣知道到地方了,取下黑布大步的走进门去。
只见屋内漆黑一片,只有正前方微微有亮光,那是一道墙,墙上有一幅山水画,画中参天古树两株,枝横叶茂,树下茅棚屋舍,四周青竹杂树丛草相围,屋内有两人席地而坐。
水阁下溪流湍激有声。视线远推,山峦缓坡外,水面云天相接,苍茫无际。笔墨苍浑,气势酣畅。是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墙的两边各挂着一个灯笼,烛光的照耀下更是给此画增添了不一样的美感。
陆鸣边看边走顺着光幕走去,墙壁的正前方有张书桌,书桌后坐着一个人,一个女人。
与上次来见到的不是同一个人!
眼前之人要比第一次顺眼的多,一袭黑色的复古长衫,将完美的线条勾勒出来,修长的玉颈,高耸的山峰,盈盈一握的腰肢,让人目光难以挪开。
柔顺的秀发被高高扎在脑后,脸上带着副恶鬼面具,面具的中央有一只竖着的眼睛,既诡异又迷人。
让人忍不住想摘下面具,一探究竟。此时的陆鸣就在这么做,手已经伸到了半空中,不过陆鸣伸手不是为了其他,而是想看看面具上面的竖眼,因为这只眼差点让他着了道:“很神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