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蓝星。
燕京。
初夏的傍晚,夕阳残破又妖娆。
华灯初上,霓虹闪烁,轰隆隆的马达声充斥着整个城市,不夜城再次拉开序幕。
此刻,位于郊区的兰园小区门口,一辆面包车缓缓停下。
车门拉开,身高一米八,脸颊消瘦的唐堂从车内走下来。
“呼,总算回来了!”
唐堂扫视一眼杂乱又熟悉的四周,长吐了一口气。
左手提着一个黑色小行李包,右肩背着一个大半人高的琴包,迈步跨进小区大门。
其实这里说是小区,不过是五六十年前,不知道什么工厂的宿舍,现在已经很破旧了。
地段偏僻,租金便宜,自然而然成了他们这些燕漂的天堂。
而唐堂之所有选择这里,主要还是因为附近有一条酒吧街,方便他打打零工。
这很无奈。
他是一个吉他手,十年前刚来燕京时,得打零工。
平时没有演出时,得打零工。
而自从他常驻的乐队解散后,更是得不停地窜场,不停地打零工。
否则,他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往家里寄。
就像这次,他跟着一个临时乐队去外地演出,前前后后搭进去一个多月时间,到手也才三千多块。
而且这种活,还不是月月都有。
在城中村,你住得再久,都不可能会有几个熟人。
一路上不停,片刻不到,唐堂来到三栋303房。
这是一套两室一厅,他租了其中一间。
钥匙有些生锈,唐堂捅了好几下才捅开。
一进门,屋里黑漆漆的一片。
开灯一看,上个月还住着人的另一个房间,已经空了。
唐堂记得,那人也是个混乐队的北漂。
现在乐队越来越不好混,离开的人也越来越多。
得,自己这算是付单间的房租,直接住上了两居室。
脸上苦笑,心中无奈。
唐堂直接钻进了自己的房间,关上门。
放下东西,直接打开手机,第一时间往家里转了三千块钱。
妹妹唐溪今年已经高三,下个月就要高考,现在全家都在为她准备大学的学费。
唐堂老家是农村的,父母一辈子都靠那几亩地挣吃食,赚不了几个钱,他作为哥哥,自然得担起这个担子。
好在,让一家人感到欣慰的是,小姑娘从小很懂事,成绩也一直很好。
别人家担心的是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而他们家担心的是能不能供得起孩子上大学。
十年前,他高中毕业,也是因为这个,没能上成音乐学院。
自己人生的遗憾,一定不能在妹妹身上重演,这是唐堂对自己的死命令。
转完三千块,卡里就只剩下一千五,房租和生活费对半开,勉强度日罢了。
回来的路上没有吃东西,唐堂的肚子有点饿了,烧开水,泡方便面,再加两根小米椒,这就是他的晚餐。
“叮铃!”
面刚泡上,电话便响了。
一看,是老妈刘秀英打来的。
“喂,妈!”
“儿子呀,你又打钱啦?”
“是呀,收到了吧?”
“收到了,溪溪的学费快够了,你出门在外自己得多留点。”
“我够用,溪溪这不快高考了吗,你们再给她多送些钱,让她吃点好的,咱家可就等着出大学生喽!”
“唉,你呀,别总惦记家里,你现在工作怎么样,都还好吧?”
“妈,你放心,我这都天天忙着演出,今天才从外地回来,挣得不少。”
“你别太累了,要注意休息,按时吃饭,吃好点,听到没?”
“放心吧,吃得好着呢,我晚饭红烧了一条大鱼,又辣又香,还炖了半只鸡,我一个人全吃完。对了,你跟我爸怎么样?”
“……”
零零碎碎,娘俩聊了十几分钟。
挂完电话,刚才嘴里的热闹劲瞬间散去,看着四周的简陋,唐堂久久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