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风波似乎就这样平息下去了。 </p>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p>
尹杰以为,一个人犯错的根子如果不改掉,以后一定会继续不断地再犯。如同宁昊然这样的老板,自诩聪明而视员工为家仆,喜欢把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如果这种想法改不掉,即使他偶尔显露宽容大方,终究也不过只是昙花一现。 </p>
这个道理她相信其他很多人都明白。所以,正如自己有着小打算一样,她相信其他人也都有自己的计划。 </p>
不过在经历这一场风波之后,估计能得到相当一段时间的平静了。尹杰时刻提醒着自己要继续保持与Bella的良好关系,同时适当加强与其他几位Head的合作互助。此外,除了努力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为自己增添砝码之外,她增加了与其他国家大使馆和经济代办处的交际。与此同时,借助工作之便,与国内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各大企业的沟通也在逐步加强。 </p>
在其位,谋其政。她当然会把LS的工作做到更好。 </p>
与此同时,她也想为自己编织出一张连通了政界商界的高质量关系网络。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她希望可以据此攻守自如。 </p>
回想刚过去不久的这场风波,除了宁昊然那种酷爱折服“真正看重的人”的怪癖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不就是“授责不授权”?Ali </p>
尹杰曾经旁听过宁昊然和Irene的一次争执。 </p>
宁昊然:“这件事你为什么不提醒我?现在这样子你需要负全责!” </p>
Irene:“我一早就提醒过你啊,宁先生。我还提醒了不止一次,还都有其他人在的,比如...” </p>
宁昊然:“既然你的想法完全正确,而且也事先提醒过我,那我怎么可能不采纳你的意见呢?那说明你提醒的方法不对,你没有把可能的不良后果跟我郑重说明。你为什么不采用我能听进去的方法来提醒我呢?你看,这还是你的责任!” </p>
Irene:......。 </p>
作为Irene、Ali </p>
当然,授权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审核、复核、授权、监督、追责制度。当然这已经涉及到团队建设的问题了。 </p>
因此,当何宇新提醒她该培养手下人的时候,尹杰对此没有丝毫犹豫。现在LS业务刚走上正轨,项目还不算多,她领导这么一个小团队基本上能够应付。可是以后呢?一旦局面如尹杰所策划的那样铺展开来之后呢?难道依旧每个项目都由她亲自策划,亲自监督实施?真这样的话,估计过不了多久尹大小姐就得香消玉殒了。 </p>
至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自己培养出两个有用之才之后被他们所取代?控制欲超强的宁昊然完全有可能这么做。一个明晃晃的例子,宁氏策划的员工中除了Irene之外,内部工龄超过一年半的只有Bella。可见,无论出于成本控制还是人心控制,宁昊然都极有可能会这么做。 </p>
即使他想这么做,但是,有没有问过TH的意见?Erd </p>
看着自己刚完成的半年度报告,尹杰开始把LS的团队建设提上日程了。她把刚写完的半年度报告存好,又打开一个空白文件,开始落笔:《LS团队建设计划》。 </p>
什么是团队?关键在于几个特点:一是共同的目标,二是成员之间分工不同但能形成互补,三是所有成员一起承担工作责任、享受工作成果。 </p>
因此,要进行团队建设,首先需要制定出共同的愿望和目标,其次完成团队成员的角色分工并形成协作体系,最后则是完善协作规则,制定项目跟踪、评估、追溯制度。 </p>
尹杰花了好几天琢磨起草了这份计划,同时邮件发送给了Erd </p>
几方的回复很快都来了,Erd </p>
尹杰不由苦笑。她拿着计划书走进宁昊然的办公室。 </p>
进门前深吸一口气,做好准备摆事实讲道理。本来么,就现在这么小猫两三只,怎么可能达成那么高额的工作目标? </p>
一小时后出门,尹杰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出乎意料的是,在她的苦口婆心之下,宁昊然不仅认同了Erd </p>
三个人的团建,尹杰想想着那情景就觉得好笑。 </p>
然而,从来对成本锱铢必较的宁昊然居然主动开口拨款了,难道不得好好利用吗?错过这次机会下一次不定什么时候去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