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香港电影文化居然能孕育出王佳卫!</p>
更难以想象的是,他坑了那么多老板,居然没被打死…</p>
真是奇迹!</p>
为了投资王导的《阿飞正传》,邓光荣掏出了4000多万(当时可是1991年),当然这是上下集的投资,结果王导刚拍完一部就给挥霍光了,最终《阿飞正传》的票房少得可怜,气得邓光荣差点犯了心脏病。</p>
在当年的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邓光荣拿着最佳影片的奖杯,忍不住吐槽:这奖杯是老子花了4000多万买来的!</p>
邓光荣诶,黑白两道通吃的玩意,强上了靓绝五台山,屁事都没有的存在…</p>
居然没有找人做了王佳卫,说明他还是蛮靠谱的!</p>
插一句,内地电影人在赔钱方面比较起王导有过之而无不及!</p>
《大太监李莲英》,姜老师直接把原导演炒掉,请田庄状来救火。</p>
然后,姜老师和田爷强强联合,让《大太监李莲英》赔钱赔出了新境界,直接导致几个国有电影公司倒闭…</p>
是真的倒闭了!</p>
姜老师还有一项成就:《秦颂》!</p>
遥想当年,姜老师成功的忽悠了一个香港土豪陈先生,让其投资4000万拍摄了《秦颂》,结果票房低到可以忽略不计。</p>
《秦颂》开机时,陈先生是坐着奔驰带着随从气派而来。</p>
等《有话好好说》首映礼时,陈先生是打夏利出租过来见张伟品的…</p>
不过张父又不缺钱,做电影就当是养艺术家了…</p>
所以,张俊生劝道:“您就当为了艺术呗,过段时间我去找一下宋文,让他把first青年电影展让渡给淘宝影业…”</p>
“first青年电影展?”</p>
“…就是个挖掘人才的青年电影人聚会,你让董叔叔调查一下!”</p>
“…我跟你说《一代宗师》呢!”</p>
“我不是说了嘛,王佳卫的电影很少大卖,能收回成本,您就偷着乐吧,对了,北美也会上映!”</p>
《一代宗师》,投资1.2亿,票房2.9亿,再加上欧洲、北美的版权运营,赚的不多,但也是盈利的项目!</p>
“你说我要不要把王佳卫签下?”</p>
“…你签他干嘛,十年才拍一部片子!”</p>
“可是,董评说他可以增加淘宝电影的市值…”</p>
张俊生翻了翻白眼:“然后他套现离场,把烂摊子丢给你?”</p>
“…你也觉得董评靠不住?”</p>
“是的,他很不靠谱!”董评最擅长的就是做高股价然后解套开溜,原时空,他就是这么干的!</p>
“爸,您要真想做电影,干脆就把博纳给收购了,刚好于冬想要从纳斯达克退市…”</p>
“…可我们已经跟文化中国商量的的差不多了…”</p>
“这不还没付账嘛!”</p>
“…你让我先考虑考虑…”</p>
张父陷入了沉思…</p>
……</p>
上市公司绑定大导演刺激股价,刚开始的时候,这一套还有点用处,等到接二连三这么施展,就没几个人愿意当韭菜了…</p>
董评就是这么干的!</p>
事实上,所有的上市传媒公司都是这么干的,知名导演入股是影视公司绑定资源的一种方式,跟明星入股一样的道理。但与绑定明星相比,与导演合作除了能拿到导演本身自带的项目之外,还可以为公司盘活其他影视资源,也比明星单一的经纪收入更加多元化。</p>
当初悦华上市,也绑定了好几位明星,张一谋宣布签约悦华,股价涨了百分之五!</p>
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相当于人气变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