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凯看着他们,也不给他们反驳的机会。</p>
“诸位,我知道大家的想法。都想免费拿到别人的技术,这在一开始就强调过。如果真这样做了,谁还愿意去开发新的技术?我们干脆等着别人提供技术好了。现在苏联人愿意提供技术,不花钱,能给我们吗?”</p>
会议室里再次安静了下来。</p>
很多人都用眼神交流。</p>
没有一个规章制度,合作也只是空谈。</p>
郑宇成见时机差不多,开口说道:“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拿下乌克兰提供给我们的各方面技术。每个系统,清单上都列出来了。大家根据各自的能力,算一下能提供多少经费,先把这事情处理了,今天把联合会章程确定下来。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p>
汪贵林补充着说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是联合会,同样得有遵循的规章制度。谁如果跟不上联合会的步伐,那么就请出去,让外面的进来……”</p>
112被赶出去,却没有让这些利益蒙蔽了眼睛的单位清醒。</p>
617跟674搞事,整个会议主题有些偏移,必须拉回来。</p>
秦飞和西飞都表态要出资多少,安-22的技术算是拿下了,可其他单位却没有吭声。</p>
谢凯见众人没回应,再次开口说道:“资金除了引进苏联技术的成本需要大家承担外,另一部分用于各自消化技术……前期经费中,我们以及国防科工委、后勤装备部承担大部分。到目前,各家单位只需要承担200亿,如果一些技术没人要,会远低于这个数……”</p>
谢凯把详细情况做了介绍。</p>
都没谁要苏联技术,自然不用出这么多钱。</p>
“如果有不愿意承担技术研发,也不愿提供资金,那么,现在可以离开了!我们将会根据手中资金数量考虑从乌克兰引进的技术项目。”</p>
会议室里数十家单位,如果大家都不愿意拿钱,只想要技术,肯定不可能。</p>
现在到了决定是否加入联合会的阶段了。</p>
听到谢凯的介绍,会议室再次响起了“嗡嗡”声。</p>
每个单位都在小声地商讨着,不时露出不满情绪,却没人敢站出来。</p>
人家112可是有着苏-27,他们有什么?</p>
北方车辆厂,也就是618厂,厂长毕华军眉头拧在了一起。</p>
没有管其他单位,对谢凯说道,“谢凯,我们需要联合会内部成员单位的技术。不需要来自乌克兰的技术,这也得出钱采购乌克兰技术?”</p>
他的问题问到了点子上。</p>
北方车辆厂涉足履带式装甲车、步战车、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等装备生产研发。</p>
从乌克兰引进的技术中,除了坦克发动机技术,没有装甲车相关技术。</p>
苏联的坦克技术即使拿到,除了参考,并没太大价值。</p>
所有人都望着谢凯。</p>
这次引进的技术,跟不少单位没关系。</p>
如果要加入联合会,就必须承担这些技术,那对于个个单位来说,太吃亏。</p>
大家都看着谢凯,希望他给出解释,弄清楚了,才能做出决定。</p>
谢凯看着他们说道:“不需要乌克兰技术,自然不分担成本,至于联盟内部技术,要么前期出资金共同研发;要么大家共同出资合作搞,最终根据产品订单情况来分利润。当然,产品不一定在刚开发出来就有大量订单。”</p>
谢凯说的,在座各位都清楚。</p>
一直以来,各个单位都在各自领域搞技术,利用项目向上级申请经费。</p>
研究成果归自己,产品也是自己单位的。</p>
按照现在这种模式,全国的单位都将统一起来。</p>
会议室再次陷入“嗡嗡”的讨论声中。</p>
谢凯和郑宇成几人同样在讨论。</p>
他们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必须把合作方式介绍明白。</p>
之前提供的技术合作方式中很简略,没有规章制度,拿到技术的单位,就可以漫天要价。</p>
701所所长晁志云突然开口,对着众人说道:“诸位,其实这样的合作方式很不错。我们与沪东船厂的合作就是这样的模式。沪东船厂从701拿技术,701帮他们改造技术,都由沪东船厂提供资金……生产交由我们下属配套厂或者他们的配套厂。大家都靠技术研发吃饭,有些单位把所有资金砸到研发上,其他单位免费拿得到,谁还愿意搞?至少我们不愿意。要都抱着免费得到技术,合作也没必要继续下去,到时候该破产的破产,该倒闭的倒闭吧……”</p>
晁志云的话有些危言耸听。</p>
现在所有军工单位都担心破产呢!</p>
罗志宇和赵玉明以及田清远等人商量后,知道继续搞事,404会把他们如同112那样一脚踢开……</p>
事情是他们搞出来的,得擦屁股。</p>
404给出了足够的诚意,不再像以前那样,想要技术连谈都没得谈。</p>
当即,罗志宇站起来,对着404的人说道,“我们愿意提供图纸跟技术资料,按照经费结算得到装甲、火控及坦克炮等。另外,引进乌克兰的1200马力发动机技术,我们愿意每年出资5000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