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颙摇头道:“暂时看不了,还没有到收获的时候。而且栽种的地点,都有士兵巡逻,禁止任何百姓靠近。”</p>
张辽好奇道:“到底是什么?”</p>
杨颙说道:“下一批即将收获的天赐之物,名为红薯。红薯这天赐之物出现时,场面更是震撼。”</p>
“当时,陛下让蒯首辅准备了十亩地。”</p>
“陛下往地上一站,就见十亩地上,出现了绿油油的红薯秧苗。”</p>
“包括蒯首辅在内,所有人都震惊了。”</p>
“那才是真正的神迹。”</p>
“如今,十亩红薯秧苗,都全部栽种下去。这十亩红薯秧苗移栽之后,变成了成百上千亩的红薯地。据说红薯的收成也不低,亩产至少是数千斤。”</p>
杨颙的脸上,有着一抹骄傲和得意。</p>
这是身为楚国官员的骄傲。</p>
荀攸皱眉道:“凭空出现十亩秧苗,这恐怕不可能啊。”</p>
张辽也表示怀疑,有些不相信。</p>
杨颙一副笃定的神情,说道:“这件事是真的,在下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蒯首辅,以及内阁官员,六部长官,这些人都亲眼见证。”</p>
荀攸不再说话。</p>
张辽木然的点头,他被震惊到了。</p>
杨颙话锋一转,不再说更多的消息,微笑道:“两位大人,看完了南瓜的样子。现在,卑职带你们去看看登记造册的地点,请随我来。”</p>
杨颙带着荀攸和张辽离开南瓜地,往收南瓜的地点行去,因为在这大片大片的地区内,有许多收南瓜的地点。</p>
杨颙亲力亲为的带着荀攸和张辽走了一遍,让两人熟悉了所有的情况,又说了南瓜该如何入库,以及如何运送,把整个流程,都告知了荀攸和张辽。</p>
一整套程序下来,一天过去了。</p>
杨颙离开了。</p>
荀攸和张辽乘坐马车,往住宅行去。</p>
马车中,两人相对而坐。</p>
两人脸上的神情,都还残留中一丝丝的震惊。他们来到洛阳的第二天,先是认为自己被蒯良冷落,可很快发现错了,反而是彻底的镇住。</p>
荀攸感慨道:“文远,刘修莫非真的是天命之主?”</p>
“或许吧!”</p>
张辽叹息一声。</p>
事到如今,张辽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刘修。</p>
想了想,张辽说道:“自刘修从荆州崛起,不过短短时间,便强盛至此。连陛下在刘修的面前,都屡次失败,损兵折将,或许他真的是天命所归。”</p>
荀攸叹息道:“罢了,我们已经投降了刘修,是背叛了魏国的人。再谈论这些,无济于事。我们现在,处理好蒯良‘交’办的差事,把南瓜入库才是真的。”</p>
张辽点了点头。</p>
他们白天走过的地方,都有士兵巡查,防止人偷窃。</p>
由此,可见楚国的重视。</p>
张辽话锋一转,正‘色’道:“关于红薯,我倒是好奇了。不知道杨颙提及的红薯,又是怎么一回事。楚国境内,到底有多少事情,是我们不知道的呢?”</p>
荀攸说道:“总有一日,会看清楚的。”</p>
荀攸是被刘修胁迫着归顺的,打心底,荀攸对刘修有意见。可是今天在洛阳的所见所闻,令荀攸震惊了。荀攸心中的疙瘩,也尽数消去,不再端着架子。</p>
甚至,荀攸对想了解更多。</p>
荀攸和张辽聊着天,述说着各自的感受。</p>
没过多久,马车在两人的住宅外停下,两人从马车中下来,相互道别,各自回家。荀攸和张辽的住宅挨着,是‘门’对‘门’,仍然是邻居。</p>
马车停下,两人就到家了。</p>
两人各自告别,进入各自的住宅。</p>
他们休息一天后,待明天一早,就要正式的赴任,开始忙碌征收南瓜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