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镇这土壤不适合种庄稼,但没法子,乡下穷,没什么产业,乡下人都是靠种地为生,一般这样长出来的稻谷,都是作饲料的。
张远这手里又大又饱满的稻谷,少见得很,这大哥见张远要走,立刻抓着张远的胳膊道:“兄弟去哪儿,都是大哥不识货,过来唠唠。”
这可是好稻子,黄石镇都不会有第二家。
张远也不倔,好不容易找到买家,家里面急着用钱,他也不能含糊。
“大哥,说个诚心价,这个数一斤。"
张远晃了晃手指头,1块8一斤,这是听三狗子说的。
说是黑土地长出来的稻子就是这个价,虽说没见过,但这次自家地里长出来的稻子,绝对让他们开眼了。
“小兄弟,这个价。”这大哥将袖筒包裹着张远的手,在张远的手心写下了一,张远愣了一下,甩开袖子。
“这价格太低了,大哥不诚心?"
乡下人砍价就是这样,尤其是市场里,这价格都不会让隔壁知道。
“哎呀!”见到张远生了气,大哥连忙抓着张远的手,拉扯着说道:“你想啥呢,这是翻倍,你的,三块六,我要了。”
那大哥要出多一倍的价,张远顿时愣住了,三块多的价钱,可从来没听说过。
“行不行,兄弟?”
“行!”张远把布袋子放到地上,今儿就背了五十来斤过来,光是这稻谷,就能卖出成品大米的价格,一趟就能拿回去快二百块钱。
很快,大哥把钱塞进张远的口袋,讨好地说道:“兄弟,价钱还满意吧,要是还有,再来找老哥,电话号码塞你口袋了,这人多口杂,回去联系我。”
这大哥挤眉弄眼一番,才放张远走。
张远脚下有些踩棉花上的感觉,就这一会儿功夫,就开张了!
意外得到的那些本事,还真有实打实的好处,那以后还怕什么,爹的病有钱治了,小妹也可以安心上学了。
进药铺子给父亲抓了几包药,又想着给张玉买了点山楂糕,张远这才准备去职高找同村的小水。
张远跟小水是青梅竹马,从小玩到大,一起上学,但爹出事后,他就辍学了。
倒是小水,考上了城里的职高,本来以为成了两路人,没想到小水还愿意跟他有来往,还说过等他有出息之类的话。
张远拍了拍布袋子,拿了钱,想给小水买点吃的。以前囊中羞涩,但现在除了家用,还剩一笔不少的钱。
张远兴致冲冲地往职高走,路过熟食店,想到小水说起过,职高的食堂很难吃,就一咬牙买了只烤鸡,给小水打打牙祭。
拎着烤鸡,刚到职高门口,张远就瞧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不过旁边还有一个不认识的人。
是个男的。
那男生头发整齐,白衬衫很亮眼,一看就是城里的什么二代。
“小水?”张远张口叫道。
小水身子呆了一下,扭过头,一脸惊讶,"远哥!你咋进城了?"
“想看看你,正好给我爹拿药。”张远把手里的药包,举起来晃了晃,眼晴看向旁边的男生,以及他手上捧着的一大束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