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经过私下了解,其他各省还是老方法,先初选20人训练半个月团队科目,然后再淘汰一半,清源基地则是一步到位,消息一出给很多走关系的来个搓手不及。
梁语山知道这是柳江的主意,为了不干扰选拔,干脆找个由头拉着王正阳出来“谈业务”了,可实际上是俩人在西山省一个会展上悠哉悠哉地喝茶呢。
“老梁啊,咱俩这么干会得罪一大圈啊,柳江要是弄砸了,咱俩以后可要喝西北风了。”
“老王啊,咱俩都快60的人了,你我都知道,就是没有柳江折腾还能撑几年?真不忍心看着咱俩的心血就这么破落了。还有山行他们几个兄弟,要是没了基地谋生都是难事,赌一把让他们拼吧。”
“是啊,咱们也只能赌一把了。”
等到下午给几个百般焦急的朋友回电话时,山行这边已经公布结果了,再变动肯定会有人向沙南分公司告状。
被选中的队员欣喜若狂,胜利的果实已经兜底了能不兴奋吗。
但是山一的训示还是让他们绷紧了弦:“想要拿到果实还得靠自己赢得漂亮点,不想拿出12分力气训练的就自己弃权。”
然后手指着两眼放光的替补,“你们想甩掉替补的帽子,就看这半个月有没有能力超越了。”
”这个时候还弃权那不是傻啊!只要有口气就得坚持住,何况还有俩替补盯着呢。
接下来这几个人就由山一和山二两名山行教官施训了。
团队赛就三项,五公里越野、高墙攀爬和四百米接力,团队赛成绩取的当然也是最后一名成绩,第一名再快也没用。
五公里比耐力,山二擅长当然由他施训。
“五公里的原则就是发挥自己优势作用,弥补其他队员弱势之处。”
具体来说就是把团队分为四种人,第一种是负重型的,在一定承受范围内背多背少两腿的迈步频率是一个样,这样的人要分担最弱队员部分负重,在小队中部跟跑。”
第二种是轻快型的,加重一点就会拖累速度,这样的人跑在小队最前方当标杆,但要注意及时回头观察后方人员的承受速度,为后面人鼓劲,切记不可脱节。
“另外两种人就是最弱的和最强的,最强的在最后兜底,不时的推一把最弱的队员,最弱的队员就是轻装拼命跟跑,你的成绩就是团队的成绩!”
讲完了这些,山二开始根据他们个人成绩分配位置,调整负重。无疑,丁嘉平是最强的,其次是刘士坤和孙志诚,他们三个在最后兜底。
陈佳栋和向南风勉强是负重型的,帮助最弱的蒋春雷和张娜负重,郑宇帆自己管自己,跑不动时就由丁嘉平他们仨兜底了,李峰和张梓明偏瘦算是轻快型,跑在最前方,女生替补就轻装跟跑。
“五公里也是要磨合的,记住保持团队前进,祝你们好运,出发!”
……25分钟后,团队七零八散,领跑的嗓子喊哑了,兜底的瘫坐在地上,最弱的几个上气不接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