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李强站起身,借着在办公桌侧后方,不出声的又观察起办公桌上的情况。
只见办公桌上有几摞文件,还有一本手写的诗集,细看这诗集的名字,《明灯诗集》,作者:明灯行者。
看到这里,李强顿时一愣,下意识的就去观察这诗集上的笔迹,赫然与董卫国正在审批文件些写的字一样。
也就是说这《明灯诗集》上的字,是董卫国的亲笔。
有了这个发现,李强很快眼前一亮,
原来这明灯行者就是董卫国自己,他喜好写书法和写诗,这倒是个嗜好,又可以作为一个备选的门路方向,而且是可行性很强的那种。
话说这董卫国工作也是认真,李强在后面的观察,他一直认真批阅手里的文件,愣是没有察觉。
而随着李强暗中又观察了一阵儿,又有了新的发现。
此时董卫国正在审批着一些教育项目的方案文件。
有些写的相对完善的方案,他没有任何勾画,直接不予通过。
反而是那些问题很多很明显的方案,他却亲自圈划更改,不惜花费时间改的比较完善后,直接给了审批通过。
看到这,李强不禁满脸的错愕,随后眼神越发的明亮,同时心里则有些无语,
原来这“聪明绝顶”的董卫国,竟然可能是一个看不得别人能力强,喜欢参与自己意见,指手画脚的人啊。
要是这样的话,我可能找到我那学校建设的方案不被审批通过的原因了。
那就是我那方案太完善,太全面,根本没有给这董卫国提笔发挥他意见的机会。
如此来看,这事儿我完全没必要再琢磨那书法写诗,治疗“聪明绝顶”的不太可行或根本不可行的走门路的方式了。
我只要回去将我那完善的方案针对性的改的不完善一些,或者说直接故意漏出一些明显的缺点,让这董卫国按照我的设计思路,将这些有缺陷的方案补全就成了。
当然既然这董卫国这样喜好书法,那我就在方案中再加一向,就是将那学校的名字写成书法,希望教育部门的领导能给提名。
这样也算是再次加上了一层保险,到时不怕这董卫国不认可不批准。
想到这里,李强不由漏出了笑容,随即正好瞥到墙上那始终,已经上午9点53分,马上就快到10点钟,那电工老王差不多快到了。
随即李强直接离开。
而当其出了教育局办公楼,刚刚把电力局工装的上衣脱掉,正好看见一个身材不高,眼镜不大,头顶也有点儿苗稀的电工穿着工装,朝电力局办公楼走去。
见此,李强不禁暗笑,
算是有惊无险,时间刚刚好。
这个和那‘喝药的武大’有些神似的电工老王,狗揽八泡尿的差点儿坑了我。
等一会儿他进去,看看他怎么处理我这个根本不存在的顶替检修电工吧。
而此刻那电工老王进了教育局办公楼,看到门口的工作人,笑呵呵的从工具包里掏出那条香烟,递了过去,
“老吴啊,我这今天过来,特意骑着我那飞鸽绕了个远儿,给你把这烟捎过来了。
卖这烟的老板说了,这烟现在不太好找,你要是喜欢这口,回头他多给你备着点儿。”
再看那老吴看到这电工老王则是一愣,
“老王,你,你不是病了,今天不上班,你们电力局一个年轻的电工替你来检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