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有点冒进,爱出风头,都是正常现象,大家年轻时都经历过。我们党讲究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何况这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给他一次机会,也是为了系里和学校的发展好。”
“他也有他的压力,他们两口子养两个孩子。他爱人工资不高,还需要寄钱回老家,赡养父母,他们也不容易。”
“杨光明的学生做出了成绩,署咱们学校的名,对学校做了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对学校的发展是有功劳的。”
“其实系里并没有确实证据来证明,杨光明百分之百要抢发关山的文章,对吗?”
“至于说另一件事情,他的出发点应该就是多发点文章,这也是为学校多做些贡献。”
“咱们国家现在的科研评价体系就是数文章;为了发文章,中青年教师们的压力巨大。咱们这些当领导的,还是要想办法,多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给大家都创造机会。他们科研做得好,对学校来说,是个双赢的事情。我们想保持在物理界的领导地位,靠一两个二级学科和少数教师是不够的。物理想要在下次学术评估中保持A+,必须要建设一个多学科、多层次、兵强马壮的教师队伍,靠一两个尖子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团结群众,把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您说是不是?”
“您也同意,杨光明是一个非常成熟、非常能干,学术上很有建树的一个骨干老师。回国这么多年,他给学校做了很多贡献。如果咱们为了一些过去的小事,不让他申请,万一他一气之下离了职,这对学校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对咱们粒子物理这个学科的人才队伍也是巨大的冲击。”
“学校知道,这么多年,您为了学院的发展呕心沥血。您那边烦心的事情特别多,我也不敢轻易来找您;怕您着急上火,影响您的身体。学校也相信,物理学院在您的带领下,能团结一致,把科研和教学工作做好。
关山和杨光明这样的骨干老师都需要您的支持和关心。学校相信您能一碗水端平,对所有的老师一视同仁,该批评的批评,该表扬的表扬,该惩处的惩处,该提拔的提拔。”
江继川自认一生忠厚待人,对学院的工作尽心尽力,凭良心办事,过去大家也都说他为人公正,但他被新任党高官魏少坤夹枪带棒、明捧实贬地说了一通,心里着实郁闷。他知道他已经失了先机。
杨光明找到魏书记承认了错误,还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把他做那些事情的原因、动机和结果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包装了,所以魏少坤书记先入为主,相信了杨光明的话。说不定还抱怨自己偏心关山,何况魏少坤原本就对关山不太感冒。
这几年关山刚回国,情况不熟悉,的确得到了较多的帮助。又因为关山极为勤勉,做事麻利,自己有时顺手就找他做些事情。所以正经说起来,自己也的确给了关山不少做事和锻炼的机会。虽然自己问心无愧,但是在外人看来,这就有偏心的嫌疑。更何况关山和自己的亲传弟子张博是姐夫郎舅,更加瓜田李下;说不定有人暗地里说自己培植党羽,搞裙带关系。
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杨光明拿到杰青,万一自己撑不下去,将来没人能节制他,这个学科不知道会被他搞成什么样子。
江老爷子郁郁寡欢,直到五月底得到关山杰青上会的消息,他的心情才好了起来。从燕京回到庐城以后,关山向江继川汇报了他在燕京的遭遇。江继川知道方文昌不同意关山和朱樱的婚事,但是迫于情势,又不得不让关山在家里住了不少天。江继川也就没好意思和方文昌提及关山杰青上会的事情。鉴于爸爸的态度,朱樱也没在爸爸妈妈面前提起关山杰青上会的消息。
但杨光明也上会了,老爷子喜忧参半。
六月初,系里给关山和杨光明组织了第一次预答辩。对于此次预答辩,江继川极为重视,除了本校的不少老师之外,他还请了校外粒子物理学科的几个知名学者视频参会。参会专家都是杰青,个个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而且都当过往届的杰青评审员。
大家仔细地看了他们两个人的PPT,对个人简历、研究目标、研究成果、拟开展研究工作、平台团队等方面内容多方检查,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指出了问题和改进思路,并逐页浏览了PPT内容,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议正式议程结束以后,专家们嘻嘻哈哈地当着江继川院士的面,夸赞了几句关山和杨光明,就纷纷下线了。江继川院士则等在办公室,他预计有人将会找他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