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关河带了两本书去学校,捐了一本给校图书馆,放了一本在自己桌上,同办公室的同事都围上来看了一圈,连鲁老师和马丽也都跑过来凑热闹。大家纷纷评论:
“有这本书,下一次系里再不给你副教授,就不像话了。”
“这有多少稿费和版税啊?”
“你就不外行了,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档次问题。”
“对呀,这是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定制的,逼格太高了……”
“一般人哪有机会接触这个项目啊?主要还是李彤老师是青年长江吧?她们那些牛人,可都是教育部的亲儿子亲闺女。”
马丽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对了,你们听说明年是整个人文学科,就是文史哲、语言文化和传媒、外国语、教育学院、一带一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都放在一起评吗?”
听了这个重磅消息,大家议论纷纷:
“放在一起评?大家的课时标准考核标准都不一样,怎么放一起评?”
“对呀,我们和其他学院的人都不了解,好多人都不认识,怎么知道谁好谁不好?”
“那总共有多少名额?比例是不是一样?”
“他们那些学马哲的,特别会写文章,会和领导搞关系。写PPT一套一套的。我们和他们比,肯定吃亏。”
“现在学校在大力扶植一带一路学院,他们肯定比我们占优势。”
“他们对外汉语的好像也很吃香,听说上面有政策。”
马丽见大家恐慌,自己也有点吃不准,“哎呀,别担心了。我估计也不会差别太大,说不定我的消息不准确,明年还是咱们自己评自己的呢。”
“应该是真的,我老公也听说了。”鲁老师淡淡地说。
关河有点担心,可是这种政策上的事情,她这种小老百姓根本管不着,担心也没用。晚饭的时候,她和关山提了一嘴,关山也没什么主意,“其实只要标准公平公正,政策透明,全校一起评,或是各种系分开评都没问题。但如果你们学校贸贸然改规则,又不让老百姓了解规则是什么,那等于就是方便一些人搞暗箱操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能真的就麻烦了。
按你们以前的评选方法,大家都知道规则是什么,也好判断。如果突然把这么多不相干的学科搞在一起,大家的课时标准、教学效果、考核要求都不一样。第一次肯定容易出问题。
正教授放在全校评,还可以说正教授主要考核科研成果,看核心期刊的文章数量,执行省里的统一标准,可副教授也这么干?你们学校这是改革吗?还是哪个领导想趁乱,让自己的人上?”
“我不知道啊!这些政策又不是由我们老百姓来制定的。”关河沮丧地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