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学校说:对于成功当选校内百人计划的硕士导师,学校可以和省里申请,每人多增加一名硕士生名额。省里为了支持江安师范学院的人才建设,也特批了五个硕士生名额。系里还和当时有意愿报考本校研究生的学生们谈过,孟繁林和汪海洋都说愿意报考赵宁。
但是没想到,六月底研究生正式录取的时候,学校研究生处通知物理系的硕士导师,赵宁和其他几个硕士导师一样,只有一个学生;另一个名额给了冯校长为物理系新引进的一个硕士导师周建华博士。
看到邮件,赵宁的耳边嗡嗡作响,他揉了揉眼睛,没看错,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学生汪海洋,被挂在另外一个人名下。赵宁呆坐了半天,实在没忍住,去研究生处问了问情况。
研究生处的王处长说:当时学校为了引进人才,答应了周博士的条件。整个物理系,就只有一个赵宁有一个多余的硕士名额。
王处长带着点歉意说:“赵老师,这是学校校长办公会决定的。学校非常感谢你的合作和奉献精神,你为学校的人才引进工作做了贡献。吴书记、章校长、冯校长也都很认可你的大局意识,还有你对学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支持。”
赵宁抬头看着王处长,欲言又止。在此之前,没人通知过他要把这个名额给别人,也没有人征求过他的意见,什么大局意识,善于合作,都是空话。可这件事和王处长有什么关系呢?他十有八九只是执行学校的意思。
见赵宁满脸郁闷,半天没有说话,王处长的脸上露出几许不忍的颜色,他起身把办公室门锁了,郑重地说:“赵老师,我给你看个东西,你能保密吗?”
赵宁不明所以,见他面色凝重,便郑重地点点头。
王处长把赵宁叫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把那一天会议纪要的邮件翻出来给赵宁看。会议秘书发出来的会议纪要上果然写着,这是集体决定,报经校党委同意。
“小赵啊,这会议纪要,按说我不能给你看。这件事情我也很为难,学校的决议,我不得不执行。但是我也不想瞒着你,你可别把我给买了啊。”
“那是当然,我怎么能害您?谢谢你,王处长。”
赵宁郁闷无比,却找不到解决方案。下午,余佑仁书记把赵宁找到他的办公室,和赵宁闲扯了半天。最后余书记暗示赵宁,通过何磊的关系,找一下何市长反映一下情况。
晚上回到家,赵宁生了半天闷气,浇完菜,又开始挥汗如雨地整理书架。孟云给他泡了一杯茶,拉着他坐下,给他擦汗。夫妻俩默默地坐了一会儿;孟云站起来,轻轻地给赵宁按摩肩膀,赵宁反握住孟云的手,不住地叹气;孟云弯下腰抱着他,两个人像风雨中的一对雏鸟,相互抱团取暖。
心情平复以后,赵宁把情况和孟云大致说了一下,孟云伸手摸着赵宁的眉头:“所以这件事情,是你们学校的领导们的集体决定?书记、校长、副校长都同意了的?那你想去找何磊的爸爸吗?”
赵宁长叹了一口气:“我不知道。去找何市长也不一定有用,但实在是太气人了!”他站起来坐到电脑前,眼睛看着屏幕,眼神去不知道飞到了什么地方;过了半天,他起身给关山打了个电话。
关山听了前因后果,在电话那边思忖了半天,“我建议还是不要去找你们何市长了。
第一,当时学校说多给你一个硕士名额,可那只是一个校内的决议,并不一定有什么成文的条文。现在这个校长办公会的决议其实和那个是同样层面的决定。而且我估计,当时学校去省里申请的时候,并没有报你的名字,而是按学校的人才计划申请的,因为当时你还没有拿到校内百人。其实这就是学校的后一个行政决定,推翻了前一个行政决定而已。
第二,这件事情,既然整个学校的领导层都已经同意了,何市长不一定愿意趟这一趟浑水,为了你而得罪整个学校的领导班子;说到底,他得靠校领导帮他办事。
第三,你越级反映情况,职场大忌,等于得罪了一整个学校的领导层。就算你这一次赢了,以后还不知道有什么后果。
第四,你的同学何磊是校长助理,我估计他可能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但他没有告诉你,估计也是觉得事情难办,你去找他爸爸,他也许会很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