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新招的硕一学生叫邵一诚,蔡继锋的一年级硕士生名叫焦程程,是个纤细苗条的南方小姑娘,文静秀气。今年刚下实验室的大三学生名叫冯虹妤,十五岁不到考上少年班,是个天才少女。她第一次进办公室的时候,穿了一条背带裙,剪了个短短的娃娃头,白白的小苹果脸,素面朝天,看着像一个初中生。
所以今年关山的小组破天荒有了两个女学生。
连续两届招到本校的学生,关山颇为欣慰。国家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学生出国比例高,保研和考研的学生也大都跟了大牛导师。关山这样没有名气的年轻老师很难得到学生们的青睐。关山连续给本科生上了几年原子物理课,他的小组每年都能发表一篇PRL,本校的本科生们终于开始向往加入他的小组。
还有新加入的师资博士后姚宇宸,关山的小组现在已经有二十个人。除了没有办公室,没有空间之外,其他倒是都很幸福。关山的小组现在是兵强马壮,实力不凡。
搬到新物理楼以后,关山有了一间将近二十平米的独立办公室;蔡继锋也有了独立办公室;姚宇宸和贾英林两个人一间。杨芳岚阿姨也有了间自己的小屋子。学生们坐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大办公室里,每人一张带个小书柜的屏风办公桌,不用再害怕偶尔在办公室打游戏看电影的时候被老师和其他同学看到。
组里还设了一个小小的茶水间,里面放了零食柜、冰箱、微波炉、咖啡机和饮水机。老师们接水的时候也不会经过学生的办公区域,学生们表示非常满意。
组里有了女生以后,男生们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邋遢。杨阿姨操心了两年的卫生问题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
享受了几天宽敞明亮高大气派的新办公室以后,学生们就发现了新办公室的不足。以前,关山的办公室只是一个透明的玻璃隔断,大家想问他问题,想知道他在不在,抬头看一眼就知道了。他现在的办公室是封闭的,位于走廊的尽头,想去找他,还要走一段路。
现在,接水的时候大家都去茶水间,关山也没有机会再像以前那样和学生们拉呱。他的工作越来越繁重,除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之外,千里眼发回来的数据越来越多,相关的数据分析工作也开始了。加上CERN的工作和燕京的工作,还有江老师那个重大项目的子课题,关山的小组已经有好几个大型项目在同时进行。
关山这些年在粒子物理领域的知名度大大提高,经常有人邀请他去做各地做学术报告。他还要抽空参加基金委、科技部的各种评审。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的一些琐事和燕京粒子加速器的国际合作组的工作还要进行。所以关山也需要经常出差,时间长短不定。
有一天,杨阿姨不知道从哪里拿来一个大西瓜。她把西瓜冰了切了,放在茶水间,在群里招呼大家去茶水间,说赶快吃,要不然一会儿不凉了。大家都涌到茶水间吃着西瓜聊着天。
这时候,关山和贾英林背着行李,从外面风尘仆仆地进来。学生们看见他们两个,一拥而上,把他们两个围了起来,给他们拿行李、递西瓜、问长问短。
“关老师,你终于回来啦!”
“关老师,你这次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
“关老师,我的那个模拟出问题了……”
“关老师,你能帮我看看我的那个程序吗?我快死了……”
“关老师,我有个问题量子力学的一直想不通……”
那个情景,就像是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时,家里的小孩子围上去,要亲亲、要抱抱的样子。姚宇宸是师资博士后,在燕大拿的博士。他独立工作的能力很强,性格也有些内向。他过去从没有见过这种情形,自然有些诧异。
一番闹腾之后,众人离开茶水间,回到自己的地盘,贾英林和姚宇宸也回了他们共用的办公室。姚宇宸问了问贾英林千里眼项目的进展,终于忍不住地说了一句:“学生们和关老师的感情真好,亲密无间,像一家人一样。”
贾英林微微一笑:“你是不是觉得他们见到关老师,就像小孩见到父母的样子?”
“也不是,”姚宇宸有点不好意思,“就是觉得大家心理上都很依赖他,他明明比大家大不了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