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编教材这种给学校长脸的事,可遇不可求,但是做项目应该没那么难。与其在这里感慨,我看你们还是各自找找门路,回自己的母校,找导师同学聊一聊,看看有没有什么项目可以做的。看现在的趋势,光教书肯定是不行的,就算是教学标兵,没有项目,不能给学校创收挣钱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
编写教材,关河没有门路,自然也就做不了。撰写五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或者翻译十万字的学术专著,单单要完成其中的一项,就不一件简单的事情,何况还需要正式出版。申请项目,关河倒是可以去争取,
可是一时之间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才好,关河思前想后好半天,决定去找自己的博士导师李彤,李老师有教育部的青年长江头衔,应该有项目,就算她手里没项目,她也能给自己出点主意从哪里找项目。但毕业以后,平日里两个人交往,说的都是些女人家的琐碎事情,交换一些孕期经验,聊一聊育儿心得。从欧洲回国的时候,关河给李彤的女儿乐乐带了一套儿童餐具,用特殊材料做的,对温度敏感,正好适合几个月的宝宝。
平日里人际交往没问题。可是关河颇有些头巾气,找关系、托人帮忙,实在是说不出口。现在的情况,她不得不低头,可是开口求人,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第二天上午,关河和妈妈带着张文渊在楼下小花园晒太阳,正好看见李彤推着乐乐来了小花园。张文渊已经可以坐直身体,对还只能躺在推车里的乐乐颇有兴趣,他伸出小手,试图去够乐乐的小手。怕他没轻没重地伤着妹妹,外婆赶忙上前,让张文渊轻一点,不要把妹妹弄哭了。
关河坐到李彤身边,挣扎了老半天,终于下了决心,期期艾艾地说:“李老师,我评职称,遇到一些困难,不知道您那边有没有什么项目……”
从关河开始说话的时候,李彤就转向关河,看见关河脸上的窘色,她面带鼓励地看着自己的弟子。李彤果然有项目,去年,她接了一个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定制的《科技英语写作指导》的编撰工作。她自己的孩子才五个多月,完全离不开人,她时间不够用,一年的时间只写出了个大纲。她对关河的为人和工作能力也很了解,当即决定和关河一起共同撰写。
这是关河平生第一次开口找关系求人,羞得满脸通红,但她没料到事情居然这么顺利!
“这,我,太感谢您了李老师……”一时间,关河的脸色从紧张羞涩变成惊讶感激,颇有些戏剧性。李彤忍住笑意,拍了拍关河的手说:“你这是帮我的忙,我还要感谢你呢。这几个月我一直没时间,拖了挺久的,我还在着急没法交差呢。你弟和你老公都是科学家,你来写简直太合适了,想找科学家问问题,家里就有两个随叫随到。”
关河是个实心眼的人,接了一份这么重要的工作,她心里又是紧张,又是期待,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去准备。她参考了几个欧美文学大家的名作名篇,参阅了许多Nature和 Science上面的技术文献,还参看了几个名作家的写作建议,按照李彤搭建的大纲框架,撰写细节。
每天晚上九点半左右,儿子睡了以后,到夜里一点,这三个多小时是她产出最高的时间段。吃晚饭的时候,她会和关山聊一聊写作的心得体会,咨询科学家对科技英语写作参考书的要求。
姐姐职称晋升受挫,关山想帮忙都有心无力,如果能有一个教科书的第二完成人,那姐姐明年的副高就稳了,关山肯定要全力支持,他把自己和学生发论文的时候遇到的常见问题分享给姐姐,姐弟俩经常聊的火热。
每当这个时候,他们的妈妈就会对张文渊说:“壮壮你看,你妈妈和你舅舅聊得多开心呐?壮壮啊,咱们以后是不是也要当博士?当科学家?你妈妈是不是很厉害,能写书?”
张文渊吃着手指头,看着外婆傻乐,还时不时地嗬一声,仿佛听懂了大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