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宁无言以对,过了半天才说:“冯校长想申请省里的重点实验室,需要足够的空间,要不然将来省里来检查,领导们面子上不好看。咱们实验室东西不多,搬到新地方也挺好,安静,空间也比以前的房间大。”
樊澈嘟嘟囔囔地说:“好什么呀好!厕所旁边,又是个拐角的L字型房间,东西都不好摆。哪像以前的那个房间,方方正正的,靠南边的房间,大窗户,冬天也不冷……”
赵宁轻轻叹了口气:“咱们主要在办公室呆着,那边就做点电子学的实验,冷一点也没坏处。”
赵宁和樊澈借了一个平板车和两个小推车,师生两个肩挑手提,一个周末把实验室腾了出来。礼拜一上午,他去系办交回钥匙,没多久,系里的秘书就带着后勤去检查卫生和设备损耗情况,赵宁耐着性子交接了实验室空间。
这一边,冯校长的学生过来查看地形,叽叽喳喳地讨论设备的摆放位置。当天下午,这个空间就被打通,和左右的实验室空间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三百多平米的大实验室。
第二天,装修队进场,没几天就高效地完成了装修工作;接着实验设备进场;没两天,十四个金光闪闪的镀金大字“新安省凝聚态结构与性质实验室”被镶嵌在四楼门厅最显著的位置上,只可惜旁边带了个(‘筹’)字。
实验室揭牌的那一天,负责文教卫的副市长、校长书记、市教委的负责人悉数到场,市长、校长、书记和冯副校长在鲜花簇拥之下,为一楼门口金光闪闪的实验室名牌揭下大红幕布。市电视台做了专题访问,学校,学校电视台和宣传部的摄影机更是一路跟拍,做了一个二十分钟的纪录片放在学校网站上。
揭牌那一天,樊澈去楼下看了一圈热闹,回到实验室,见导师正埋头检测试仪器的运行状况。樊澈探头往楼下看了看,“赵老师,你见过这么热闹的情况吗?”
赵宁淡淡地说:“没有。”
“国家理工大学有那么多国家级和高官实验室,揭牌的时候肯定很热闹吧!”
“热闹?”赵宁放下手中的仪器,伸头瞟了一眼楼下的盛况,回过头说:“国家理工大学有六七十个高官实验室,十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一个国家实验室,要是个个都这么吵,还过不过日子了?”
“也是。那,那些国家实验室揭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肯定非常高档次吧!”
“我们国家现在总共只有六个不带筹字的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都是国家科研最核心最前沿的单位,揭牌都是国家领导人亲自去的。当年燕京粒子加速器开建,小平同志亲自去奠基。”
“小平同志亲自奠基,真牛啊!我想去燕京粒子加速器看看,能行吗?”
“可以啊,你认真把课题做好了,下次学术会议的时候,你可以一起去,做个Poster什么的。”
“太好了!”樊澈兴奋得快要跳起来,“谢谢赵老师!”
“不用谢我,关键是你自己得好好干,”赵宁微笑着说:“如果这个硬件项目做好了,说不定哪一天你还能去CERN开学术会议呢!我都还没去过。”
樊澈睁大眼睛看着赵宁,半信半疑地问:“真的吗?”
“国家理工大学正在做一个欧洲核子中心硬件升级的项目,关老师是项目负责人,张博老师负责主要的硬件工作,他们同意我们和他们合作。但是我们目前条件有限,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焊电路板什么的。但是如果我们这次能交出一份质量过硬的工作,以后别人会更信任我们。我们的信誉越高,将来才有可能负责更重要的项目。你负责过的项目越重要,将来你的升学和就业前途才越光明。咱们在这个小角落,没有人打扰,可以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学习做事。做科研,有付出才有收获,科学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