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搭载其他航天器上天,也必须和航天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得到合适的机会。天文系过去和航天部五院有过一些合作项目,天文系的白院士已经忙活了几个月,动用各种关系,积极地帮助关山马平他们和五院联系,寻求合作的机会。
接下来就是关山和马平重点项目的启动会,白院士和江继川铆足了劲给两个年轻人助力,请了很多专家来参会,给关山马平他们出谋划策,关山他们受益匪浅,对于项目的后期规划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白院士这些年在航天系统的人脉终于起了作用,他帮着打通了和航天部深度合作的通道。但即便这样,跨部委的合作谈何容易,团队组成、合作模式、沟通方法、经费、人员调配、等等细节都需要照顾各团队的需求。除了和大学、科研院所合作之外,航天部门还承担了国家的各种高级别科研任务,关山他们的项目和国家级的任务比起来,重要性简直不值一提,所以只能全力配合航天部门的同事的工作计划。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和在这几次会议上的杰出表现,学界对关山和关山的团队所做的工作以及他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事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绝大部分杰青、院士等学术大佬们对这个为人谦和、善于沟通合作、有大局意识的年轻学术带头人非常欣赏,连方文昌院士都听到了不少关山的好话,为此,他专门点名邀请关山参加了几个学术会议。燕京粒子加速器的物理协调人的工作关山也做得极为出色,所里也经常请他到燕京参加各种学术和管理协调方面的会议。
期末考试结束以后,关山得了空,去燕京出了一次差,住了两个多礼拜,开会、讨论、值班、指导学生,事务颇多。关山和方院士一起开了几次会议。方院士学识渊博、见识非凡,大家一起开会的时候,对关山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可一看见方院士,关山就不由得想从他的身上找朱樱的影子。朱樱的眉眼不太像父亲,但她的面部轮廓、额头、鼻子和耳朵和方文昌长得一模一样,说起话来,那副一脸严肃的样子,也和她爸爸很相像。每次听到方所长发言,关山总是要先适应几分钟。任何关于方所长的讨论,关山都会竖着耳朵去听。
因为这次呆的时间比较长,关山有机会更深入地参与燕京粒子加速器国际合作组的各项工作,每天在所里的工作区域到处活动,对各单位都有了进一步了解,但他再也不敢到方家的楼下晃悠。他的临时办公室在所里的访问学者办公室,眼睛累了的时候,他会站在窗前,遥看方家的窗口。
有一天,刘梓靖看见关山在窗前发愣,便端着水杯来跟老板八卦:“对面那一栋高楼是所里最高的一栋住宅楼,也是条件最好的,只给正研以上,所里的几个院士都住着那里,方所长家也在那里……从零八年开始,所有留所的年轻人都不给房子了。现在只有从外面挖来的大千人或者杰青才给房子。不过条件倒是真不错,一百三十二平米,大三居,两个卫生间,才三百万,合一平米两万多一点,附近的商品房都快十万了。”
“杰青有房子?”关山不由自主地问道。
“对呀!所里要是不给大牛们房子,拿什么去和燕大、清大竞争?那些牛人不早都被挖光了?本来科学院的工资就比大学里平均至少低40%,如果再没房子,就更没有竞争力了。”
“差40%这么多?”关山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颇有些惊讶,转过头看着刘梓靖,“那大家是得生气,招人也困难。”
“对呀,所里的杰青最多40,50万,可大学里杰青70万一年很常见。年轻人差得就更远了,百人什么的,也就二十多万一年,根本买不起房子。可TOP2就不一样了,不单单工资高,而且有帽子的基本上都有房子。更何况,燕大和清大给的房子可都是在中关村、五道口这种顶级的学区,十三四万一平米的地方,孩子问题就算解决了。”
“话说回来,还是顶级高校条件好啊!燕大清大的青千都有房子……嗨!”刘梓靖絮絮叨叨地闲话,关山在一边听着,有时附和几句,但他的心思却不知道飞到了什么地方。他不由得想,如果当时申请了燕大的青年千人,不知道现在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但是燕大的青年千人不是又和她是师生?